1.汽车多少时速最省油?“经济车速、转速”真的存在吗

2.如何应对挑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3.大盘什么时候到底

4.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5.92#只要5.5元/L,汽油价还会不会再降?什么时候加油最划算?

汽车多少时速最省油?“经济车速、转速”真的存在吗

“石油价格”_石油价格触及地板价范围

肺炎全球蔓延

石油能源方面供过于需,油市不振

3月17日国内成品油迎来第5次调价

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单次降幅,触及地板价

油价重回五元时代!

油价虽降,但省油依然是买车、用车的基调

今天,马拉车市单独说说油耗这点事

该怎么判断一台车到底省不省油呢?

又有哪些因素影响油耗表现呢?

驾驶习惯真的会改变汽车油耗吗?

一辆车到底省油不省油的方面有很多很多

车辆本身原因占8成

车辆自重:

车重与油耗的关系成正比,

车重越轻,油耗相对情况下就越低

车辆风阻:

车身风阻小,油耗显著下降

风阻,无疑是现阶段汽车设计最大难点

发动机热效率:

众所周知,热效率越高,

发动机的理论油耗就越低。

什么是热效率?

燃烧产生的热能,推动汽车运动

是一个由热能转为机械能的过程

目前,热效率达到40%就是顶尖水平

热效率高的确省油,但并不代表

搭载高热效率引擎的车,油耗就一定低

传动效率:

热销高,省油不省油

关键看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度

若变速箱通过升挡或降档带来的传动比的变化

始终使发动机保持在一个经济转速区间运转

既发动机做同样的动力输出

有多少能传到轮上做功,直接影响着油耗

簧下质量、摩擦系数:

轮胎、轮毂严重影响整车油耗

轮胎花纹,轮胎宽度、轮胎胎压

导致摩擦阻力变化都影响油耗

轮胎、轮毂越重,油耗也更高

车况:

新车比老车更省油

同款车,车况好就是节油的根本

排量不是油耗罪魁祸首:

见大排量车,谈虎色变

其实1.5L并不比2.0L更省油

大排量发动机显然在高负载下

比小排量发动机更加经济

想省油,取决于动力需求

合理搭配车辆动力水平与车主的动力需求

切勿盲目选择排量

除此之外:不同车企侧重点、技术、专利有所不同

同排量的情况下,油耗水平也有出入

三缸并不比四缸省:

传言:三缸机相比四缸机更省油

实则三缸和油耗并没有直接关系

若排量相同,三缸机反而会比四缸机更费

因要达到相同动力输出,少了一个缸

相应的缸体就要变大,压缩体积变大

为避免三缸抖动,调校匹配会刻意避开最高效率

所以三缸机反而比四缸机更费油

且实际驾驶中,小排量增压车型

并不一定比自吸车型省油

除去这些汽车本身原因之外

油耗还会根据驾车人的驾驶习惯

和道路路况以及具体交通情况都有直接关系!

预判驾驶,少刹车是省油的根本:

同款车,不同车主也能开出不同油耗

原因何在?8成在驾驶习惯

学会判断,何时松油门

让发动机少做功,自然油耗低

高速行车,多注意前车状况,视线放远

提早捕捉前方路况,减少刹车也能省油

总之:预判性是驾驶的核心

既减少不必要的加速与刹车

经济区间:

每辆车都有自己的经济区间

但经济区间并不简单的指转速高或转速低

而是要让转速与车辆负载相匹配

简单说:车速60-100Km/h

转速约在1500-2000rpm上下

为一般车辆的经济区间

买车考虑油耗是大家选车的重要因?

毕竟买车容易养车难

经济实用才是重点

千万别让车成为一种负担

每天战战兢兢对于油耗患得患失

就失去了买车的乐趣与初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何应对挑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农业发展需要突出关注四方面变化

在这种持续向好的局面中,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变化或挑战。对此,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了非常深入的分析,最突出的、需要关注的有四个方面。

第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

目前,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开始出现倒挂,一些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开始明显高于国外农产品到岸完税价格。2008年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只有大豆,现在大宗农产品价格已经开始全面高于国际市场的离岸价格。有一些农产品,比如棉花、糖料,已经顶破价格“天花板”,即已经高于配额外完税价格。

现在,全球粮油供求短期内正在发生重要的周期性变化,特别是石油价格跌破50美元一桶以后,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非常明显。短期之内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的趋势仍然非常明显,所以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倒挂可能会成为常态。这意味着国内农产品涨价的空间开始受到了挤压,这是我们制定农业政策必须面对的新情况。

第二,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

农产品成本,我们称之为“地板”。它的不断提升对农业的挤压已经非常明显。由于劳动力越来越贵,租金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中像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的投入越来越多,使农业的成本处在快速上升的通道。比如,在新疆收棉花,收一亩棉花的人工成本是800元,机械化成本可以下降到200元。西南和广西的甘蔗种植,收一亩甘蔗要用五个人工,每个人工的每天费用高达150元。如果没有机械化的推进,甘蔗靠人工收割已经没有任何优势。

第三,农业生产和价格补贴的“黄线”开始逼近。

我们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有承诺,比如说,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黄箱补贴”,我国承诺补贴的上限不超过农业产值的8.5%。现在一些农产品已经逼近黄线。入世时我国对农业承诺的贸易保护非常有限,关税形式非常单一,并且极其透明。我国农产品平均的关税谈下来只有15.2%,而巴西的高达35.2%,欧盟达22.8%。配额以外很多重要农产品实现配额管理,配额内关税只有1%,配额以外最高也只有65%。

在目前的贸易保护政策下,我国农产品价格触及“天花板”以后,价格驱动型进口会不断增加,进口对国内农业造成的冲击会难以避免。这是我们面对的非常严峻的挑战。

第四,环境的“红灯”开始亮起。

长期以来,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农业存在过度开发利用的问题,生态存在严重透支的问题。有些地方地没法种,水也不能浇,环境旧的欠债没有还,新的欠债还在继续发生。可以说,农业发展既面临着“天花板”、“地板”双重挤压,又面临着“红灯”和“黄线”双重约束。在这样的环境下制定农业政策,我们面临的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特别是国外廉价农产品对我们的强势竞争就在眼前,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大考才真正开始。

面对这些巨大变化和挑战,出路只有一个,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必须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

新常态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

农业的发展方式怎么转?过去从某种程度上是拼、拼环境,主要追求产量的增长,现在必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轨道上。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农业发展不讲数量不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在这个基础上更加重视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加注重农业的技术创新,更加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常态下,加快农业转变生产方式,必须推进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不是简单地多种菜、多种水果,而是大力提高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农业作为初级产业,它还接“二”连“三”,即它是和二产、三产连在一起的。日本、韩国把农业看成六次产业,1+2+3=6,1×2×3=6。今后,我国农业调整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就是要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这方面一个重要的改革探索是实行目标价格制度,去年中央部署在东北三省包括内蒙古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目前,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试点总体进展顺利,对试点的跟踪和评估一直在进行,现在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都有预案。实行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以后最大的变化是农产品的价格开始逐步向市场均衡价格回归,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对中国农业来讲,必须要进行脱胎换骨的革命性改造,把农业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方面,需要加快实施的举措有:控制农业用水总量,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基本化利用,推行农业投入品包装包括废弃农膜基本实现有效回收处理。为解决耕地污染问题,要像美国那样大规模的休耕不符合中国国情,现在正在局部地区探索让污染严重耕地休养生息。比如,目前在湖南开展重金属严重超标耕地综合治理,主要是推行替代种植。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涉及的面非常广,农业发展必须要转向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循环的轨道上。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完善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对生产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黄箱补贴”已经逼近黄线,要创新农业的支持政策。“绿箱补贴”是不受限制的,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扶贫、农民直接收入支持等这些方面,今后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当前农业面临着天花板、地板、黄线、红灯的双重挤压、双重约束。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年轻人甚至中年人越来越多地离开农业和农村。我们要努力防止农业萎缩、农村衰退甚至荒芜,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满足几亿农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最重大的政策任务。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以后(可能接近70%的城镇化率),农村常住人口还会高达近四亿人,务农劳动力还会高达1.5亿左右。城镇化的推进无疑会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但不是说城镇化发展起来后“三农”问题会自动解决。单纯就农业论农业不行,单纯就农村论农村也不行。“三农”政策不单纯是一种产业政策,必须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综合考虑,必须强调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强调城乡互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这一头不能拖后腿,不能成为短板。当前,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直面挑战,努力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不懈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改革添动力,以法治做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大盘什么时候到底

说大盘现在是底,感觉还有点没到位;说大盘现在不是底,似乎又没有多大跌头。

说大盘现在是底,不能说是错;说不要轻易言底,也属稳健思维。是底不是底,只有底做成那一天才知道。

以我观点来看,现大盘即使不是底,也是接近底,理由如下:

一、“空军司令”中石油处于落地前的走势,即使以破发来算,也没多大跌头了。

二、适合主流资金运作的主流板块,技术上已经接近调整尾声。银行板块的企稳,最具实际意义。

三、所谓“不破不立”,“破发”意味着一级市场的风险正在加大,有利于资金回流二级市场。

四、三月解禁高峰即将过去,四月份压力将大为减轻。

五、世界股市正在全面转好,香港股市已经开始抄底,A股市场也不会死空到底。

六、政策呵护明显,新基金提前审批,很可能意味着周末会有更好的利好。

七、大盘已经下跌了近50%,无论怎么讲,也属调整充分。

八、目前市场明显属消化最后利空,进行技术修复阶段。虽然不排除再度“挖坑”的可能,但“挖坑”也是为了基础更牢固。

九、别忘了今年是奥运年,让一只“熊”伴随着百年盛典,怎么说也是不合情理的。

十、看看现在股民的心态,都是崩溃之后的无奈状态。当很多股民开始打的时候,大盘底部就来到了。

综上所述,目前大盘不是底部也是接近底部。退一步来说,还是那句话:管它是底不是底,利用震荡获到收益才是正道。

600019基本面不错.大盘目前跌到这个位置.建议持股等待反弹.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你指的是今年年初这个油价暴跌吧?!

这个事情意味着什么?从国家大局来说有三大利好:

首先 国际油价下跌,利好于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原油的依存度非常高,无论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营还是家庭消费等方面,每天的油料消耗量都是惊人的。据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所以,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恢复有利。

再者,因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油价出现大跌,可以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样可对冲一下国内目前居高不下的物价,如果国际油价下跌,势必会拉低我国原油进口和转化成本,导致成品油价格下降,进而传导至各行业消费的方方面面,大幅拉低整体经济运行成本,

最后,国际油价下跌,促进国内消费增长。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原来我们的92汽油价格曾达到过8元/升,现在价格只是五块多,相比较下降了20-30%。当然,进口油价下跌,会使很多行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相关商品价格也会下降,这样有利于刺激国民消费。

当然,国际油价下跌虽然可以拉低国内经济运行成本和消费成本,但是短期对我国能源结构改革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国际油价大跌,很多国人都会增加汽车出行次数,除了会增加道路堵塞,而且国内成品油质量不佳,大家都增加汽车出行次数,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快速应用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新能源车产业链,正是因为节能减排的大力实施,新能源车保有量稳中有升,这才推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而油价下跌势必会提高人们购买燃油车的兴趣和需求。新能源车的前景不容乐观。

所以呢,综上所述,油价暴跌有好有坏,总体来说利大于弊,经济恢复正常后,油价也会慢慢上升?

92#只要5.5元/L,汽油价还会不会再降?什么时候加油最划算?

油耗是大多数人选车时的第一标准,3月18号国内油价开始下调,随后很多车主迫不及待的去给爱车加油。那降价之后的汽油比以前便宜多少?后面还会不会降?什么时候加油最便宜?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3月中旬和上旬相比,汽油(95#国VI)价格5926.9元/吨,下降7.1%;汽油(92#国VI)价格5632.8元/吨,下降7.4%。此外液化石油气价格下降14.2%。

这个数据是国家统计局根据24个省(区、市)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显示得出,并非我们在加油站看到的零售价格。目前,全国各地92、95号汽油价格基本都回到5元时代。以北京地区为例,3月23号北京92号汽油价格为5.5元/升,和调价前相比下降幅度约为12.7%。

『3月23日国内油价』

3月31日国内油价将迎来新一轮下调,也有消费者期待油价能否进一步降低。本轮油价下调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3月下旬,国际油价下滑趋势依旧,目前WTI原油和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都在30美元以下。不过根据2016年1月颁布执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3月18日调价已触及40美元国际原油“地板价”,因此油价应该不会继续下降,想加油的就趁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