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食用油_江西八十年代食用油价格
1.老人讲“70年代高粱米才是主食”,为何高粱米淡出了人们餐桌?
2.在我国,八十年代的春节(俗称过年)是怎么个过法?
3.小油坊榨的油和超市食用油差别大吗?
4.80年代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5.农村榨油剩下的油渣能抵榨油钱,榨油坊利润大吗?
老人讲“70年代高粱米才是主食”,为何高粱米淡出了人们餐桌?
五十年代初期,回山东老家,广饶西关。吃的是红红的高粱面。吃不下去就哭,玩命地哭。妈妈没办法,就到街上买了一个火烧。1968年时期去西北外调,路过郑州下车转了转,饭馆里只有凭粮票才能买到的红高粱面的面条。没有白面的主食可买。1968年年底毕业了,分配到了唐山柏各庄军垦农场。口粮按当地标准供应,大米,白面很少。绝大部分是高粱米。在北京从来没吃过高粱米,好难吃呀。对饭量小的女同学就更难下咽了!连指导员叫赵太膜的,煞有介事地用木棍敲打饭笸箩,吃不吃高粱米饭,这是路线问题。往事不堪回首。
那个年代是全国人民生活困难,节衣缩食,每人每月按定量供应,一般市民24斤,20%细粮,80%粗粮以高梁米,玉米,地瓜干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粮食连年丰收,由于农业 科技 进步,小麦,大米亩产翻倍增长。
再加上副食品丰富,细粮供应有余,反倒是粗粮成了稀罕物。
高梁米主产于东北黑土地,以前产量高,易管理,大部份用于牲畜的饲料。
现在种高梁改为种水稻,东北大米享誉全国。
现在大米,白面都吃腻了,高梁米只然要退出歺桌,成为造氿行业主料。
其实高粱米很好吃的。对于高粱,传统习惯是东北人吃米关内北方人吃面。这是中国人的地域生活习惯。在东北。民间有;高粱米水饭小咸鱼的顺口溜。(辽南地区是高粱米饭黄花鱼。)高粱米干饭、高梁米稀饭都是很香甜的。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北粮南调。东北居民的粮油供应聚然减少。食用油居民每人每个月由半斤减少到每人每月三两。
后来引进一种高产的高粱。叫晋杂五。这种高粮确实高产。但是壳子特别多。口感极差。完全设有了高粱米原来固有的香甜味。这种高梁。入口发涩很难下咽。但是因为高产。所以在全国推广。
那个年代,居民供应的品种有限。当时供应的除了极少的米、面之外就是玉米面、玉米碴子和高粱米。没有出现晋杂五时。高粱米饭还是很好吃的。只是自从粮店全部改供晋杂五后情况就变了。
中国是文明古国。哪朝哪代。只要是老百姓不满意。 社会 上就会流传民谣。所以东北地区就有了;晋杂五、晋杂五。既难吃,又难煮。这种民谣。
现在粮食充裕了。没有人再去播种晋杂五了。经过那段 历史 的人。都不愿触及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香甜的高梁米已被淡忘,而记忆犹深的却是难吃,难煮的晋杂五。
如今的高粱米在东北已成为 健康 食品。价格比大米、面粉还要高。
东北产的高粱米。有一个品种叫;“大红袍”。穗大、颗粒也大、煮饭满屋子香气四溢。自从晋杂五出现。就再也嗅不到那香气了。
建议大家可以品尝一下;高粱米水饭小咸鱼。当然要是在炎热的暑天那就更正宗了。
大概是口感太差了。粗糙难嚥。
七十年代不是以黑面和籼米为主食吗?逢年过节每人给2.5公斤稻米和富强面。
八十年代末我去瓦房店收苹果,在农民家里还吃高粱米粥。没有觉得难吃,老乡还让我往里加干饭,怕吃不饱。杨家乡,那个村忘记了。村民很纯朴,人很好,当时是国光苹果拿级板卡。黑龙江八十年代初高梁米就少了,能买到议价大米了,掺合在高梁米里和红云豆一起闷,饭香扑鼻。
70年代我地不再以高粱为主食,尤其是70年代中期改种制种高粱,秸秆矮产量高,但是口感极差,全部用作造酒
说说我82年第1次回老家的事情。那会儿我的家庭条件已经缓过气儿。不吹牛的说我们那会已经吃肉吃烦了。我们家已经主吃猪肚和猪耳之类的。西瓜和苹果都是论麻袋买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真的已经……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第1回回到了东北老家。因为在西北长大了。我还是比较喜欢吃面。回到了东北就开始顿顿吃米饭 我们那个地方是全国文明的大米生产之乡。并且吃米饭有个奇怪的吃法。米饭做熟了以后,加上凉水搅成一粒一粒的捞着吃。吃了没几天我就蒙了。就喊着家里人改改吃法。就吃到了我今生第1次的高粱米饭。怎么说呢,不难吃吧,也不好吃。因为那个壳去不干净。吃到嘴里总有嚼苞米粒儿的感觉。总给人感觉不像是正经吃主食的样子。后面我才知道。那是人家为了照顾我们。把那个又加工了一下。以前他们自己吃的更粗糙。反正那个玩意儿真的不是很好吃。我可能也就再吃过一两回。反正这辈子再不想碰他了。[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我老家以前红薯是主食,后来有了土豆,红薯喂猪[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营养好,但是口感不好。被旱改水淹没了。
在我国,八十年代的春节(俗称过年)是怎么个过法?
八十年代的春节
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当年给观众留下印象 最深的节目当属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而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曲。1984年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参加春节晚会,“吃面条”的成功使小品成了气候,一曲《我的中国心》全国传唱,《难忘今宵》几乎成了后来每届晚会的结束曲……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与荧屏上的影、视、歌、曲艺明星同喜同乐———80年代,中国百姓渐渐约定俗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过节方式,学者称之为“新民俗”。一台晚会,不仅把一家人聚在一块儿,而且造就了小品等一些文艺形式,更为如黄宏、宋丹丹、赵本山、巩汉林、蔡明、郭达等一大批笑星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土壤。
■图: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
年饭票证淡出菜市场
平时想吃什么就买,弄得人们反倒不知道过年该吃点什么好了。
1980年,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试制的猪肉白菜馅速冻饺子开始在东单等六大菜市场出售。
1981年,北京居民春节每户供应4~8元一斤的花茶二两,大料、黄花、木耳各一包,大白菜20斤,一斤粮票豆腐及一斤粮票豆制品。部分小吃店增添了平时不供应的“蜜三刀”等小吃。
1983年,春节所在的二月份城镇居民每人供应富强粉三斤、小杂豆一斤、江米一斤、花生油4两、香油一两、花生半斤、瓜子三两、麻酱一两、鱼两斤(定量内每人保证半斤黄鱼)。
1984年,全市11个副食店出售不凭本豆腐。
1985年,低度酒、补酒热销。多家西餐厅爆满,新侨饭店等为家宴提供罐装、袋装西式名菜。
1989年,26种调味品、14种豆制品、35种酱菜大展销,北京人过年再不为米、面、鱼、肉奔忙了。
俗话说,过年过在嘴上。生活在80年代的人们,饭桌日渐丰富起来,开始是定量供应的品种增加,接着是集贸市场恢复。平时想吃什么,到市场上就买,弄得人们反倒不知道过年该吃点什么好了。
年货新三大件快步来
家庭主妇再不用为过年大洗腰酸背痛,再不用为肉变质发愁。
1980年,各大商场从外地组织的一批电镀桌椅、简易沙发、一头沉、搪瓷盆陆续投放节日市场;1981年,尼龙绸夹克、线绨被面供不应求,有人利用反复排队和托人代买等手段套购,仅新新服装店节前便抓获“投机倒把者”46人;1984年,14英寸彩电节日供应量比上年增长42倍;1985年,腊月二十八起向个人预售进口相机,每人限购一架,半年内付货,牌号有柯尼卡、亚西卡两种;1987年,羽绒服受宠、裘皮帽走俏;1988年,一种名叫马海毛的安哥拉山羊毛流行……春节穿新衣,80年代,北京人开始走出黑灰蓝服装的包裹,西服、夹克、牛仔、羊绒衫、防寒服、皮大衣流动成一股彩色的风。与此同时,作为礼品,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台布,到80年代问津者日少,年礼的文化味渐浓,明信片、贺年片、挂历流行起来。
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这新三大件快步向人们走来,家庭主妇们再不用为过年大浣洗累得腰酸背痛,再不用为早早炖好的猪、牛、羊肉变质而发愁。
年话春联贴进单元楼
词句洋溢着时代气息:“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过年总要求吉利图喜庆,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贴春联,大拜年,80年代都有新特色。先说春联,过去多是农家小院才贴,词句也无非是“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之类的老句陈辞。80年代大不同了,春联不仅贴进了城里的单元楼,词句也洋溢着时代气息:“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富国安邦人欢财旺移风易俗送旧迎新”。一个倒贴在单元门上的大大的“福”字将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表露无遗。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渴望用这种最传统的形式表达对时代最深的欣喜。初一亲朋好友一见面,先递上一声“您过年好”,接着便聊上几句。上了点年纪的关心:“春节您家的‘加油’(定量之外供应的食用油)买了没呢?今年的油比去年强,没什么油烟子”。一些年轻人这年春节刚刚相互询问:“买没买邓丽君、刘文正新出的带子?”转过年来便已对崔健崇拜得无以复加:“初三都去我家,昨儿我刚置了一个架子鼓”。孩子的父母们相互抱怨着:“我们家这个‘小皇帝’春节非让带着去吃‘肯德基’,店里人那个多,队都排到了前门大街上。”
先行一步“下海”的老板们仍忘不了借这个难得相聚的机会沟通信息:“你
手里还有多少台洗衣机,我全要了,冰箱也行。”
80年代,听人们拜年聊天,听不到为衣食犯愁,听不到忌讳与掩饰,人
与人之间似乎更近了,人们的话题更广了,心气更高了。一句普普通通的
“您过年好啊”,含意是那样丰富。
年乐贪看晚会洋相多
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
年年春节都高兴,80年代乐更多。
不知是有了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市场上的彩电才紧张,还是家有彩电的人多了,春节晚会才愈发火爆,反正节前“抢购”彩电可称得上80年代一景儿。从1984年进口彩电紧张开始,彩电就成了人们心中的紧俏货。1986年下半年起,商店里宣告彩电无货,同时出现彩电票。那阵子,节前能买上一台18英寸彩电可是件大乐事,七姑八姨都要通知到:“他舅舅,家里新买了电视,春节来看呀。”更乐的还在后面:三十儿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年饭,预备好记录晚会公布的谜语的纸和笔,为谁坐在离电视最近的位置争执一番之后各就各位。这一晚上,自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愿去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怕错过了马季的相声、费翔的歌,更怕错过了节目间穿插公布的有奖谜语。一番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之后,已是大年初一的清晨,第一件事便是寄答案。苦盼中央电视台的佳音之余,又该琢磨着去哪儿逛庙会了。80年代,龙潭湖、地坛、白云观、大观园、大钟寺,到处是庙会。小吃吃腻了,买便宜百货,工艺品看惯了,花会大赛又开锣,传统的赏心乐事未减,晶莹剔透的冰灯又朝人招手。从三十儿直到正月十五,一家人总是闲不住,乐不够。人们开始品味改革开放刚刚富起来的滋味。
小油坊榨的油和超市食用油差别大吗?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班里组织去金龙鱼工厂参观,工厂全封闭无尘车间,几乎全自动人极少,从原料到制程到出货,检验之严格、技术之先进令我大开眼界。 ? 至于有知友说:小贩的坏油去了大厂商,去了哪些大厂商?大厂商自己不榨油为什么要收坏油?大厂商是国家质检和食药监重点关位,为什么要冒这个险收那么一点坏油,再费劲的做成让人看不出来的状态?不符合基本的成本概念。过期油在小作坊还能顶账,大厂可以吗?深圳蛇口金龙鱼的工厂非常开放,车间有专门的参观通道,和讲解员,大家可以随时去申请参观。
80年代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只要用手机扫码,支付押金后,仅需几块钱就可以骑上好几个小时。随之而来的,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现在也已经稳步发展,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日常出行,还很大程度的在侧面提升了国民经济。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第一次制成了自行车。在1866年清朝派出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自行车环保又方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交通和健身工具。随后,自行车又从传统的代步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发展。自行车也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
在1868年,上海首次从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到19世纪末自行车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1915年,上海已经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国民几乎都会骑自行车,而且也都有经济能力置办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轻巧便捷,比较适合短距离和不那么着急的出行,可以去踏青、采风。尤其是在海边,更有意境,而且也很符合现在环保出行的概念。还有做自行车极限运动的,自行车的马拉松等一系列活动。
而在八十年代,当时的社会物质相对匮乏,普通家庭很难承担一辆自行车的费用。在当时,自行车还是结婚三大件之一,还有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些在现在看来很普遍,甚至已经被淘汰了的物件,在当时都是很难得的。
在小汽车还只是真正的有钱人和大老板才能坐得起的时候,自行车成了当时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也是当时出行的主流。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也会让很多都羡慕不已,而且自行车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在最初的集团生活年代,购买物资像粮食、食用油等都是需要凭票购买的。
那个时候,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售价大概在120元左右,而凤凰牌自行车就相当于现在汽车中的劳斯莱斯,是有名的大牌,价格肯定会更高,其价格大约在180左右。而当时的平均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工薪家族一个月只有三十多块钱。
也就是说,普通工薪家庭,就算不吃不喝的存钱,也要存半年左右,才能买到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然后换算到现在,钱的数字虽然可以出来,但价值却有所不同。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人民的生活基本都富裕起来,稍微发展得不错的家庭都有自己的车,不管是自行车、摩托车还是汽车。
在1988年,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为45元,需要四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辆自行车。按现在4000的平均工资算,就是16000元。而按照八十年代初30元的工资算,要六个月,就是24000元,到现在都可以买一辆二手的汽车了。
当时要是谁家拥有一辆自行车,就是特别自豪的了,也是代表家境的一种方式。骑上自行车出行也是相当拉风了,好比现在坐飞机,也是比较新奇的。不过,要是谁家的自行车被偷了,那就是很令人悲伤的事情了,70后肯定都深有体会,因为当时都是对自行车相当爱惜的。
随着现在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我们的出行也有了各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大到宇宙飞船,小到我们身边的滑板,相信在国家的不断发展创新下,还会有更多更好地交通工具出现。
我们感受到这些发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也成为其中发展的一份子,即便身处不同领域,也都能为其出一份力。
农村榨油剩下的油渣能抵榨油钱,榨油坊利润大吗?
农村榨油,会让农民得到最纯正的植物油,我们山东沿海农村一直吃的是花生压榨油,花生压榨油之后会产生哪些油渣,油渣是油坊特别想跟农民用加工钱兑换的好东西。
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没有肉,油也非常的少,于是我们那时候缺少营养,被村里的奶奶们叫成了:黄毛丫头。也确实是黄毛丫头,一个个小屁孩,头发枯黄,脸色也枯黄、身体还瘦小。
那时候缺少油水是导致孩子营养不足,发育不够完善的主要原因,当年的父母为了让家里人稍微增加一点营养,他们就会把秋天压榨油剩下的渣子时不时地做成饭给家里人吃。
记得当年最经典的一种花生压榨饼做的稀饭,叫做:麻馓饭。就是把花生压榨油残渣用水泡出来,然后熬稀饭时加进去,这样稀饭里就有了营养,能够帮缺少油水的身体补充一下营养。
后来到了八十年代末,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们的生活水平逐日提高,我们虽然不能经常吃肉,但最起码花生压榨油足够,因此那些油渣会被农民用来喂猪喂鸡,这是一种能够让家禽家畜生长快,且营养丰富的一种最好的饲料,农民们压榨油以后,都会把油渣取回来,留着给家禽、家畜。
再后来,两千年以后,我们村里的房屋都盖成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院子里再也没有猪圈和鸡窝狗窝,追求干净是农民们新的理念,养猪和养鸡的人少了有四分之一,但村里有专门的村民搞起养殖,比如养猪场,养鸡场。
于是很多村民在压榨油时觉得油渣拿回家用途不大,还不如卖给油坊,一开始油坊是回收油渣,后来觉得回收油渣的钱跟打油的加工钱相差无几,于是有人就直接用油渣来抵加工油的钱了。
油坊老板打心里期待每一家压榨油的顾客,都能够用油渣来抵加工费,这样的话,他们得到的钱比压榨油会额外多不少,因为很多养殖场会到油坊联系,大批量收购油坊的油渣,油坊从中获取差价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我们家里从来不舍得用油渣抵加工钱,婆婆说花生饼用来给蔬菜施肥,那菜长出来的味道带着不一样的甘甜,比普通土肥种出来的菜味道都要好。
花生饼和豆粕都是压榨油之后的油渣,是喂养家禽、家畜的最好的营养丰富的饲料,是养殖场必须品,养殖场需求量高,因此他们会主动联系油坊,用比油坊收购的油渣贵的价格来收购,油坊老板在一进一出中稳妥获得了中间的差价,又是一笔收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