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涨人民币贬值_油价涨了会有什么影响
1.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对外上涨,而在国内却贬值.?
2.油价上升对国民经济及股市有什么影响?
3.人民币贬值对股市有何影响
4.国际油价大涨原因都有哪些?
5.人民币贬值对于普通百姓生活有哪些影响?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对外上涨,而在国内却贬值.?
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在于:
1.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经连续几年都实现10%的高速增长,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2.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动力。
3.中国房市和股市持续的火爆,使海外热钱不断的涌入中国。
4.美国经济衰退,美国为了本国的利益实行弱势美元的政策,通过美元贬值让其他国家持有的美元资产缩水。让全世界为其经济衰退买单。
对内贬值的原因在于国内流动性过剩,投资过热,楼市和股市的强劲发展,国内市场中人民币的流通量过大,最终导致各种商品价格全面上涨,物价全面提高,使得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下降。
油价上升对国民经济及股市有什么影响?
与经济有关联!能源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油价与中国经济
目前中国进口原油已占总用量的三分之一,国内原油的定价已基本与国际市场同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必将导致国内油价的上升。专家认为,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是不利的,初步估计今年高油价将拖累GDP下降0.7至0.8个百分点。若我国对国际石油依存度继续提高,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
据有关历史资料统计,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中国GDP平均要降低0.01个百分点。1999年国际油价上涨10.38%,中国GDP下降0.07个百分点;2000年国际油价上涨64%,中国GDP下降了0.7个百分点,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约600亿元。
国际石油价格对中国经济有如此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对石油和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需求强劲,进口量大,而出口的制成品多为一般的普通商品,市场竞争程度大,价格难以与石油同步上涨,无法将高油价产生的影响转移出去,只能独自承担和消化;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家,但目前中国石油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高,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并没有相应的发言权和定价权,只是被动地接受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中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能源消耗正处于较高水平,单位GDP的石油消耗比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要高,如美国和中国的GDP规模分别为8万亿和1万亿美元时,原油消耗分别是4.8亿吨和2.4亿吨。因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较大。
由于国内油气产量增长缓慢,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03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36%,预计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增至50%和60%左右。资源不足引起的石油价格风险是我国炼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以乙烯为龙头的石化工业的发展,化工用油短缺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预计如果中国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量之比从目前的40∶1降至20∶1,化工用油的需求量将要增加一倍。石油化工原料自给的难度也将不断加大,进口部分化工原料油势在必然。随着国内石油产品市场按入世协议期限开放,关税的逐步降低,国际石油价格风险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虽然中国把石油开采纳入了石油化工一体化产业链之中,高油价会使石油开采企业赢利增加。但国家出于保护和合理开采国内有限的石油资源考虑,对石油开采实行了集中和垄断性的经营,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3家大企业参与石油的开采。其中中石化的原油加工量要远大于原油生产量,这也需要大量进口原油。靠石油开采获利的企业数量只占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很小一部分,高油价对行业大部分企业的影响是不利的。
高油价对化工企业的影响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高油价造成了用石油生产的石化产品价格上涨,而这些石化产品不少是化工企业的原料;同时由于比价效应,石油涨价也造成了煤炭、电力等其它能源价格上涨。有资料显示,今年9月上旬进口乙烯价格比8月底上涨了30.5%,丙烯上涨了9.6%,丁二烯上涨了8.4%,目前企业拿到的煤炭、电力价格比去年同期也上涨了50%~100%。化工企业是能源消费大户,能源价格上涨不仅带来燃料、动力费用上升,还因为能源是许多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化工企业要承受更大的涨价压力。
人民币贬值对股市有何影响
人民币贬值对股市的影响:
1、从短期来看,短期股债双杀,利空.人民币贬值将冲击资产价格,从而导致金融、地产等相关板块走弱,拖累整体大盘。此外,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将导致热钱流出,这也不利于A股的走强。
2、从长期来看,贬值稳增长加码,经济有底.过去两年,人民币汇率弹性不够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跟随美元连连攀升,而同期欧元日元金砖国家货币皆大幅贬值10%以上,出口压力山大,加剧稳增长压力。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将有利于降低出口的压力,也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因此,实体经济将在三季度逐步向好。
3、最受益纺织玩具.这是人民币贬值对股市影响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是出口大国,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是人民币贬值有利空外贸出口。
4、利空航空造纸.人民币贬值对航空、造纸等美元债务占比较大的行业会有一定负面影响,油价反弹亦令航空股承压;或可考虑逢低介入航空股,因该行业今年业绩增长状况不错。
5、地产股承压.人民币贬值,将导致人民币资产缩水。同时,人民币贬值让资本流入速度大幅放缓,这也给房地产价格带来压力。不过由于中国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汇率贬值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影响仍然可控。
国际油价大涨原因都有哪些?
1.中东局势动荡,包括传统的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冲突,伊拉克局势等等,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输油线路的破坏,更大的则是造成炼油工业的不稳定.
2.美元持续贬值,美元经济的衰退,使得油价持续走高,简单点就是我的钱贬值了,要买同等价钱的东西就要更大数目的钱.
3.大量投机炒作,这是在前两点基础上的,所以有人利用这一机会,和炒房一个道理.
4.新兴国家的发展导致石油需求增大
5.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长期的使用会减少石油的产量.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增加,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加,需求增加,供需求关系之间不平衡导致油价上涨.
一、国际油价上涨对亚洲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高油价对亚洲经济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1、油价上涨会增加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给亚洲国家和地区保持经常项目平衡、偿还外债、投资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
2、油价上涨也可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放慢,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这对以扩大出口为重要动力的亚洲经济来说,无疑会增加阻碍发展的因素。
二、国际油价上涨对美国的影响有哪些?
1、石油对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不少经济分析人士预计,如果今年世界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降低0.5个百分点。
2、油价过高还导致物价上升较快,使得美国短期利率上升的压力明显加大。美国经济近两三年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强劲复苏,美联储能够长期将利率保持在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物价处于低水平是一个重要原因。
3、油价持续走高也加剧了美国的贸易不平衡,成为推动美国贸易逆差上升的因素之一。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对美国经济长期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人民币贬值对于普通百姓生活有哪些影响?
在我国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人们对外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那么人民币贬值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会产生那些影响呢?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民币贬值。即货币贬值(又称通货贬值,是货币升值的对称),用专业的话讲就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弱,或者说钱值钱。
比如现在6.8018人民币可换1美元,如果贬值率为50%,则贬值后1美元可换13.6036元人民币,或者说6.8018人民币只能换0.5美元;如果反映到生活中,现在1元钱的东西,贬值后要花2元才能买到。
人民币的变化对普通百姓的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旅游和留学。当人民币贬值,意味着手中的人民币不值钱了,老百姓如果出国留学或旅游,将会花比以前更多的钱。
2.股市的股民。人民币与A股的走势多数高度相关。如果人民币贬值,很多人都会考虑把钱换成美元,这样可能导致A股快速下跌。这是由于,人民币贬值会引发本币资产估值下降,导致金融业(含房地产)的相关板块走弱,以至拖累整体大盘面下跌,股民受损。在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就会将导致热钱流出,A股所处的资本市场迅速趋紧,导致股民受损。
3.造成经济的压力。人民币贬值意味着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没有原来那么值钱,购买同等的商品需要花费更多的钱了。比如原先1000元够一家人生活一个月,而现在需要1500元才能够一家人生活一个月。
4.物价上涨。不管是去海外购物,还是国内 “海淘”消费者同样的货品都要花更多的钱。特别是部分海淘消费者,经常专门购买奶粉或化妆品的开支将大幅增长。比如,一些新生儿家长每月要花500美元的奶粉钱,一个月之前还是3500元人民币,而现在由于人民币贬值,还要额外再增加一二百元钱,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5.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贬值会使出口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百姓的就业压力。
6.投资成本增加。人民币贬值时,老百姓为了抵御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损失,则会增加投资,比如,购买基金、股票、银行存款等理财产品。
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最受影响的群体是留学生、海淘、境外旅游等这些人,像这样的群体,应该早些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不必太在意人民币贬值,汇率波动对生活影响不大,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