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2.美国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国,为什么还要打压油价?

3.国际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4.请问谁能介绍一下墨西哥革命?

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墨西哥报道油价_墨西哥油价会降吗

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最近国际油价大跌,可能是各国及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事情。因为,从今年6月20日起至今,不仅国际原油价格在4个月内跌去了25%左右,而且在10月15日,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的水平。

由于原油价格的暴跌触及到全球各国重大的利益关系变化,由此对原油价格暴跌的解释与言论也就风起云涌。有“阴谋论”认为,原油价格暴跌是美国及沙特阿拉伯联合起来对付俄罗斯的阴谋。因为,按照俄罗斯的原油开成本及经济状况,原油的价格只要跌到80美元以下,就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这也是对俄罗斯的经济最大的制裁。所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扬言,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对世界经济是一次最大的灾难。

而国际能源(IEA)最近发表的一份月报指出,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80美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根据IEA的估算,油价处于80美元,全球约2.8%的生产将不合乎经济原则(即生产者无利可图),涉及的原油达每天260万桶,受影响的国家和单位包括加拿大、俄罗斯、英国、中国(在岸),以至尼日利亚(离岸)。美国、巴西和墨西哥的深海钻探,面对80美元油价也难独善其身。IEA也认为国际油价应该保持在80美元水平上。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难道80美元就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底线吗?那么这个底线是由什么决定的?或者说,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又是如何决定的,是成本定价,还是金融定价?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80美元以上,对谁有利?谁的利益会受损;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跌在80美元以下,对谁有利?谁的利益又会受损?

其实,近几十年来,尽管国际上石油开的成本一直在上升,但国际油价从来就不是成本定价的,而是金融定价,其价格波幅相当巨大。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油价当时从每桶145美元狂跌至36美元。后来几年,油价一直却维持在100美元以上的水平。当油价暴跌到36美元时,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石油企业而破产,但是当前油价维持在100美元之上的水平时,一些产油国家则成了暴发户。而国际油价之所以会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产油企业成本及市场供求关系不是太大,而更多的是国际石油输出国垄断定价的结果,再加上有石油期货来左右,但是让这种石油的垄断性定价如鱼得水。在这种情况下,石油输出国可大获其利,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而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石油需求国的利益则大幅受损害,买同样多的油,付出成本更高。这不仅不利这些国国家的消费者,也会严重损害这些国家及全球的经济增长。

但是俄罗斯及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在高油价下,这些国家不仅赚得盘满盆满,也让这些国家的政策治理就扩张得心应手。所以,当油价下跌时,特别是暴跌时,他们就说不干了,就对全球市场放出狠话。因为这个油价市场是由预期来决定,并希望以此来左右预期。有人分析,如果油价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水平,俄罗斯政策的财政就能够高枕无忧。但是如果油价低于100美元,俄罗斯便不可能在财政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维持原有的开支规模;要么节衣缩食,要么财政赤字激增,两个结果对俄罗斯经济民生都会造成沉重打击。委内瑞拉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油价暴跌,类似这类国家叫得最凶。但是油价维持如此高的水平,对石油需求国来说,就得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尤其是中国更为如此。因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除美国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对外依存度也在58%以上。如果中国的人均石油消费最提高,中国石油消费的对依存率更是会高。所以,国际油价的暴跌,中国应该是最大受益者(因为,随着美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美国也可能石油出口,由消费国转向为出口国)。它不仅可能全面降低企业成本,也直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这些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是相当有利的事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决不要受各种无端言论所影响,特别是不要用阴谋论来解释油价的下跌。

可以说,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美国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国,为什么还要打压油价?

众所周知,每当面临油价疲软时,欧佩克将开始一轮减产,使油价上涨。但是,今年油价继续下跌。欧佩克会议不仅没有说减产,而且即使在美国的压力下,必须增加产量。我们必须知道,美国现在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油价下跌也对美国不利。美国为什么要压低油价?

1、增加产量前打垮前苏联。事实上,无论是压制油价还是提高油价,经济目的都是第二,关键是要看美国的战略目标。在美苏霸权时期,美国迫使欧佩克增加产量,让石油价格下跌。目的是镇压前苏联。值得注意的是,前苏联是一个石油和天然气丰富的国家,其外贸收入基本上来自石油出口。这种经济上的独特性非常脆弱,美国的目标是前苏联的弱点。

1985年,美国里根迫使沙特阿拉伯增加产量并实施“反向石油冲击”战略,该战略显着提高了产量并压低了油价,拖累了苏联经济。石油价格战已成为苏联最终瓦解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这个时候,美国大力推动欧佩克的产量大幅增加,其战略目标是针对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家。

2、战略目标超出了经济目标。几天前,美国声称退出伊朗核协议,并以更严格的方式对伊朗实施制裁,以获得伊朗的“更高程度”合作。石油是对伊朗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持。此外,伊朗恢复经济运转时间尚短,其增产能力仍然有限。低油价将影响伊朗经济乃至政治稳定。美国的另一个“敌人”是委内瑞拉,它也是一个单一的石油生产国。委内瑞拉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低油价不仅导致其经济崩溃,而且还导致政治上的崩溃。此外,美俄关系“看起来很美”,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仍然难以彻底摆脱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3、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近年来,全球石油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非欧佩克国家的集体崛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巴西等石油产量出现反弹。俄罗斯的产量继续保持强劲,并且在苏联时代继续恢复其记录,份额超过全球12%。其次,页岩油气革命使市场充斥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随着“水平钻井”和“高压裂缝”等技术的改进和规模,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已降至前两年的一半左右。

最后,随着页岩油革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随着石油美元的霸权,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石油价格的控制。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已联合起来,但他们希望降低石油价格并提高石油价格,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但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沙特阿拉伯不仅会减产,而且还会增加产量。谁控制石油就是控制所有国家。

国际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产量、消费需求量、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世界石油储备量这些市场因素,又包括战争、意外等非市场性因素。由于非市场因素的随机性太大,本节打算从市场因素出发,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分析这些市场因素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3.1.1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产量、价格政策

为反击国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统一和协调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政策,1960年9月在伊拉克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与会代表在巴格达聚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即石油输出国组织,最初成立时只有上述5个成员国,后来又加入了6个,欧佩克现有11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加拉瓜、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和委内瑞拉。

目前,OPEC已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8%,但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图4.12为OPEC在1960~2002年期间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份额变化。OPEC市场份额的高峰出现在13年,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5%。此后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的高油价导致世界经济萧条,石油消费量锐减,以及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墨西哥、英国北海油田、北阿拉斯加等许多大油田的相继发现,加上其他非OPEC国家受高油价诱使增加产量等原因的综合影响,OPEC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跌到最低时只有30%左右,但1986年后的低油价刺激了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抑制了对高成本油田的投资和石油勘探投资,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使得对OPEC的石油需求量增大,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主要由欧佩克来满足,OPEC的石油市场份额开始缓慢上升。近年来由于非OPEC,特别是俄罗斯等国不断增产,OPEC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稳定在40%左右。虽然目前只有40%左右的产量份额,但由于OPEC还留有约600万桶/日(或3亿/t年)的机动生产能力,这是其他石油生产国所无能为力的。世界上有50多个非OPEC产油国,他们以不足1/4的已探明储量,生产着占世界60%的年产量。因此,这些非OPEC石油生产大国,如俄罗斯等,基本上都已开足马力在生产。

凭借巨大的剩余生产能力,OPEC可以在国际原油价格超过市场承受能力、对主要石油进口国的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增加产量,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此阻止油价的上涨并进一步降低油价;反之,当油价过低对石油出口国收入和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减少产量,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阻止油价的继续下滑,促使油价进一步回升。OPEC根据市场状况,通过剩余生产能力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行调节,力争将世界石油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从目前阶段看,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限制和制约了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但它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能够操纵国际油价的涨落。尽管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60%,但各国均按自己的行为方式生产,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行动,所以单一非O PEC国家的产量通常无法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图4.12 OPEC石油产量份额

(据h tp://.eia.doe.gov/emeu/aer/pdf/pages/sec11_10.pdf)

此外,由于OPEC有大量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许多长期预测都表明将来世界对OPEC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OPEC的石油份额有增大的趋势。因此,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仅不会降低,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所以如果OPEC能够协调好各国的利益,做到行动一致,将油价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应当是一件较有把握的事情。

OPEC原油价格指的是沙特阿拉伯轻油(Arab Light)、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Sahara Blend)、印度尼西亚米纳斯(Mlnas)、尼日利亚邦尼轻油(Bonny Light)、阿联酋迪拜油(Dubai)、委内瑞拉蒂朱纳轻油(TiaJuana Light)、墨西哥依斯莫斯轻油(Isthmus),7种原油市场监督价格的平均价格,O PEC利用这个价格监督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OPEC从1999年9月以后开始研究价格带机制,并从2000年3月起开始正式实施这一机制。所谓价格带机制就是事先设定一个价格幅度,如果实际价格超过或低于这个幅度一定时间,就通过调整产量使价格回到设定的幅度内。欧佩克进行的尝试和各国货币当局为回避外汇大幅度变动而介入外汇市场的做法相似。

2000年10月开始,0PEC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使油价在2001年9月之前都维持在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中。但到2001年9月美国爆发“9.11”,虽使油价一度上涨,但随后因国际石油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将受重挫,带来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加上产油国为了维持国际稳定而暂停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未在需求降低时进行减产,使油价在2001年10月跌至低于每桶20美元,甚至到2001年11月接近16美元/桶。截止到2001年12月底,因为冬季需求增加,且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也确定进行减产,油价才重新回到价格机制带中。2002年底和2003年初由于美伊战争和国际投机力量的双重影响,国际油价一度冲高到33美元/桶。但战争开始后油价迅速回落,此后的半年左右时间里油价基本上控制在OPEC的价格机制带中。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安全形势日趋紧张,重建问题又困难重重,人们担心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石油供应紧张,加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 PEC 在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减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3年油价不断振荡上行,2004年4月以后更是一路上涨,完全脱离了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图4.13为2001~2004年11月OPEC一揽子油价走势。应该说在平稳时期OPEC的产量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

图4.13 OPEC一揽子价格走势

(据EIA/OPEC通讯社)

4.3.1.2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原油产量作为供给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原油产量由OPEC和非OPEC原油产量两大块构成,OPEC和非OPEC的产量波动引起世界原油总产量的波动,进而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图4.14和图4.15 分别反映了1960~2002年期间OPEC、非OPEC和世界总的原油产量变化趋势和波动状况。

图4.14 原油产量波动

图4.15 石油产量波动

可以看出,自1960年以来的30多年里,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的解体,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出现微弱的下降外,其余时间里非OPEC原油产量基本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世界原油产量的波动主要来自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表4.2,表4.3)。OPEC组织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原油产量稳步上升,波动较小,但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产量波动较大。其中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大的石油危机,OPEC原油产量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80年代初期O PEC原油产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世界原油产量发生相似的波动。

表4.2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性统计量

表4.3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图4.16明显地看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世界原油产量的剧烈波动与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几乎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OPEC原油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4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而非OPEC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只有0.27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由于OPEC和非OPEC共同提供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所以两者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负(-0.062)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由于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是随着供需、经济发展等情况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两者的这种反向关系很微弱,是不显著的。因此,OPEC原油产量波动是造成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一个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进而也是造成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原因。

既然OPEC原油产量变动是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OPEC产量变动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起了一定的作用。图4.16反映了10~1998年期间OPEC原油产量与世界原油价格的变化趋势。

图4.16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在OPEC原油产量波动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也从10年初的每桶3~4美元上涨到每桶30多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原油产量稳步上升,原油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中东石油禁运打乱了石油产量的稳定走势,造成恐慌,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上涨。但随后OPEC组织进一步减产,原油价格仍然下滑,显然这就不是供给方面的原因,而主要是由于前一阶段高昂的原油价格造成世界经济的萧条导致需求减少所造成的。所以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不呈完全反向变动关系,这也可以简单地说明O PEC组织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或左右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4.3.1.3 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与世界石油需求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稳步增长时,由于各行各业扩大生产,需求的能源量相应增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更多的工人或更长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强度,从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可能导致居民对生活能源使用的增多;相反,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时,各行业相对缩小生产规模,导致作为原材料的石油需求量减少,由于各部门生产规模缩小,或减少了雇佣劳动力或缩短了工作时间或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得居民收入也随之减少,这又进一步减少了居民对生活能源的使用。所以,能源消费量与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一些文献从实证角度也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性。

4.3.1.4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石油储备在将各种市场波动传送到油价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库存在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大系统中处于调节总供需量的地位。其数量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石油市场进出口量的变化(抛出库存可使进口量减少,购进库存则使进口量增加)。库存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调节进出口量的“水库”。库存(物流)变化(即库存油在市场上的流量大小与方向)主要受供求差额、库存目标量、经营决策等信息流的制约与调节。它是一个累积性数量,与油价走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图4.17)。

图4.17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1)20世纪80到90年代,油价基本处于经库存调节后的相对平稳的收敛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0多年里,除了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的海湾危机中有很短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每桶原油价格超过30美元的情况外,油价一般都在每桶15~25美元的较小范围内波动。鉴于石油是中短期需求价格弹性极低的商品,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的时间里,国际石油市场是处于OPEC组织和西方石油大公司都无法完全控制局面的条件之下,石油价格应该有相当大的波动空间。而这种大波动没有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与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巨大石油库存储备的存在和合理使用有相当大的关系。

(2)19年起的油价动荡与同期储备量较大的变化有关

从19年初开始,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需求锐减,OECD国家的石油库存储备量开始持续上升,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库存储备总量在460Mt到480Mt之间窄幅波动的局面。1998年1月一举突破500Mt大关后继续扶摇直上,1998年8月份达到526Mt的高峰。库存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反映了当时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严重情况。虽然库存的迅速增加有助于大量吸收过剩的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价格暴跌的压力,但是油价的急落还是几乎同步而来。到1999年2月,油价跌破了每桶10美元的心理线。这说明在19年以后制约世界石油市场的大环境条件方面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3)如果没有库存调节,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

有研究表明,即使原来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也会由于经济增长的变化、节能、替代能源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也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使油价波动不可避免,并且由于产、消双方调节不能合拍,使得油价有暴涨的趋势,甚至很长时间内不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而没有像在可调节库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价波动渐趋平缓收敛的迹象。

因此,无论是在过去的相对稳定时期,还是在剧烈变动时期,库存的存在都有助于抑制或缓解油价的过激变化。

因此从长期来看,OPEC原油产量、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和OECD石油储备量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

请问谁能介绍一下墨西哥革命?

从1929年成立至今,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作为官方党已经连续执政70

年,这样长的一党执政历史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从四十年代开始的三十

多年里,墨西哥的经济以年均6%的速度持续增长, 而政局却保持着高

度的稳定,被世人称为“墨西哥奇迹”、“墨西哥稳定之谜”。墨西哥

的政治制度,包括革命制度党的职团主义组织体系,曾被誉为墨西哥成

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从七十年代始,墨西哥经济出现了衰退;八

十年代,政局动荡、社会此起彼伏;九十年代,更是爆发了金融危

机和恰帕斯州农民。面对这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危机,又有人归咎

于现行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革命制度党一党独霸的政党体制,认为它阻

碍了墨西哥经济的现代化,成为各种危机的最主要成因。这种“成也萧

何,败也萧何”的评价,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许多霸权政党面临的历史

困境,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本文拟对革命制度党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作

一简要的考察,探究其结构功能特点及其成功与困顿的原因。

应运而生的官方党

从1867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到革命制度党的前身——国民革命

党于1929年成立,墨西哥不但没有真正享受到自由、民主,反而遭受了

长达六十多年的军阀混战。全国大大小小的被称为“考迪略”、“卡西

克”的地方军阀以无休止的流血战争争夺着国家(注:在墨西哥独

立后的头30年,通过军事共更迭了50多个。见〔墨〕丹·科·

比列加斯等:《墨西哥历史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

70页。),整个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境地。1928年,著名的考迪略奥夫

雷贡在二次竞选总统时被刺身亡,成了“考迪略时代”终结的导火线。

政治强人卡列斯(1924—1928年任总统)开始把全国约1800个地方考迪

略和党派团体联合起来,组建了一个用以取迪略势力的全国性政党

,以解决交接的制度化问题,这就是1929年3 月创立的国民革命党

。但是新成立的国民革命党还只是一个地方考迪略和地方党派的联盟,

它排斥工农组织的参与。在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墨西哥工

农运动风起云涌,地方考迪略又借机把控制工农组织作为自己的政治筹

码。在这种情况下,卡德纳斯总统(1934—1940年在任)开始考虑工农

组织的制度化参政问题。1938年3月,卡德纳斯解散了国民革命党, 在

它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官方党——墨西哥革命党,伴随着党的改组而进

行的政治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1)把包括工人、 农民在内的广大民

众吸收进党,纳入官方体制;(2 )把卡列斯建立的地区结构的官方党

改造成职团结构的官方党,在党内按工人、农民、民众和军人4 个非地

域性职业社团将党划分为4个职业部门——工人部、农民部、 人民部和

军人部,分别由各个工会、农会以及联合会性质的团体组成。从此,工

人部、农民部和人民部属下的各个工会、农会以及联合会都有从基层到

中央的垂直组织系统,地方各部门的职团利益都依附于其所属的全国职

团部门,而不是地方各州。“条条”分割取代了“块块”分割,过去地

区结构的国民革命党给各地考迪略留下的政治空间已不复存在, 反映

民众主义政策取向的职团主义体制(注:职团主义(Corporatism ):

按照《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为:“把整个社会纳入(极权)

国家指挥下的各种‘社团’(或‘职团’)的理论和实践”。职团主义

结构是革命制度党的突出特色之一,这一组织体系是墨西哥政治体系中

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权力体系。)在官方党内初步确立起来了。四十年

代,在卡马乔总统(1940—1946在任)的任期内,官方党的职团结构又

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1940年,军人部被卡马乔总统取消(注:卡马

乔本人就是墨西哥历史上担任总统职务的最后一位将军。此后,稳定的

文人才得以在墨西哥真正确立。),标志着墨西哥历史上军人干政

时代的彻底结束,官方党由原来的4个部变成了3个部。其次,人民部地

位有了显著提升。卡马乔改变了卡德纳斯主导的民众主义路线

,推行发展主义政策,改善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加强了对工农运动的控

制。原来力量薄弱的人民部随着中产阶级势力和影响的扩大,迅速取得

足以与工人部、农民部相抗衡的地位。在1943年的议会选举中,人民部

尽管在数量上还是党内的少数,但在党的领导机构和新的议会中已变成

了多数。随着社会阶级力量的消长,墨西哥革命党的性质也逐步由原来

的以工农为主要依靠对象的各革命阶级联盟,变成了以中产阶级为核心

、以职业政治家为骨干的联盟。(注:曾昭耀:《政治稳定与现代化》

,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最后,与上述转变相适应,1946年

1月,卡马乔将墨西哥革命党易名为革命制度党, 明示墨西哥的革命任

务已从群众性政治斗争转为维护和完善现行制度,相应的意识形态宣传

也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社会公正为主,转变成以“全国团结”为旗帜

,淡化阶级冲突,强调民族利益。

这次改组,无论是机构的改革,还是党的纲领原则的转变,都是为

了削弱官方党各个职团部门,使之服从党中央的集中领导,特别是要在

选举政治上服从党的统一领导。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废除集体

入党制,恢复个人入党制,个人是否入党不再取决于是否已经加入某一

个职团部门所属的组织。这项改革的目的是想削弱各社团组织的政治影

响力,使党的力量建立在自由公民的联合基础上。(2 )强化党的中央

领导机构的集权,重新用地区标准取代职团标准,剥夺了3 个职团部门

提名各级议会和候选人的政治职能,从而全面弱化了职团部门对地

方选举的影响。(3)促使3个职团部门作出承诺,在选举竞争中一致对

外,不进行相互间的选举斗争。

1946年官方党的改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不满。工人部的反对呼

声最高,一些工人领袖带领工会组织脱离了官方党,另建了独立的新党

。同时在党内,权力的职团结构虽然被废除了,但心理的职团结构仍然

没什么变化,人们对其所属的职团组织的忠诚远胜于对党的忠诚。党的

设计者们原来希望避免党内各职团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影响针对各个选

任职位的党际竞争,但是改组的结果却是把一部分党内斗争外化为党际

的竞争,削弱了官方党的竞选优势。1950年,革命制度党重新恢复了部

门提名制度,职团结构再度得到承认。为满足日益增多的有政治意识的

公民和专门化利益集团的参政要求,方法上已不再是改革党的职团结构

,而是扩展这一结构的外延,在党的创立特殊的组织,把更多的政

治力量整合到党的周围。譬如,为了保持与军人的团结一致,革命制度

党建立了“全国荣誉和公正委员会”;为了鼓励妇女和青年加入官方党

,又成立了“全国妇女参政委员会”和“全国青年组织”。

经过几度反复,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框架终于形

成并稳定下来,成为墨西哥政治制度的主要支柱和力量源泉,成为墨西

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70年的辉煌与成功之路

革命制度党作为官方党能够连续执政70年,并且取得令人瞩目的业

绩,是与它的历史使命、理论主张、组织结构特点以及一系列正确的社

会经济政策分不开的。

一、革命制度党的建立及其所完成的历史使命,为其长期执政创造

了良好的国内政治环境。革命制度党不是一个反抗外来侵略与缔造民族

国家的党,而是官方以改良方式实现政治制度化的一个工具。在官方党

建立之前,墨西哥的每一次总统选举几乎都会触发军事,革命制度

党的建立及其职团主义组织体系的形成,首要目的就是要排除考迪略势

力和军队对国家政治的干预,保证国家权力能够实现制度化的和平交接,

使墨西哥政治走上现代化轨道。党的建立首先打破了考迪略武力竞争政

权的政治格局,结束了军阀混战局面,提供了政党政治的活动框架和民

主选举的法律程序;党的职团结构的形成,最终敲响了地方考迪略政治

机器的丧钟,使其丧失了存在的社会基础,从而使革命制度党的长期连

任得以不受非制度化的暴力因素干扰;随着党的军人部的取消,作为民

主政治重要标志的文人开始领导国家建设。这一切都为革命制度党

在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行国内外政策、控制国家选举从而长期

执政创造了条件。

二、革命制度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有效保持了国内民众思想

上的广泛共识和对官方党的认同。革命制度党特别注意保持在意识形态

方面的优势和统治地位。该党以共和国宪法作为党的纲领,以民众主义

、民族主义为其指导思想,内容主要包括革命民族主义、社会平等和全

面民主化3个方面。 这些内容带有明显的将近代西方自由主义和社会主

义结合起来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特点。革命制度党也不把自己的意识

形态贴上左或右的标签,只是笼统地宣称自己继承了墨西哥革命与历史

的传统,它的意识形态就是“墨西哥革命的意识形态”,就是“墨西哥

革命的原则”。这样,革命制度党的理论主张就获得了一种由墨西哥革

命历史所赋予的不容置疑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正是因为革命制度党的

意识形态不受某一政治标签的框定,这种灵活性使革命制度党在意识形

态上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不是对在社会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异

己思想的姑息迁就或视而不见,而是把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内容加以适

当变通和改造,吸收进自己的纲领,为我所用。这样,革命制度党以“

人民的全部价值观”的代表者的身份,占领了一切重要的政治思想空间

,同时也剥夺了其它反对党的思想资本和理论阵地,抑制了反对党的力

量,凝聚了全国人心,在墨西哥人民中形成了以革命制度党理论主张为

核心的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广泛共识,形成了对革命制度党长期执政的持

续认同。

三、革命制度党职团主义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国内各阶级,

使官方党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早在1917年,墨西哥宪法就规定了反

映工人、农民、中产阶级和政治—军事官僚阶层利益的四大基本政策:

工利、土地改革、民众教育和民选职务不得连选连任。这使墨西哥

得到了上述四个阶层的拥护与支持,建立在这个利益—效忠基础上

的官方党职团结构起到了极强的社会整合作用。一方面,职团结构能够把社会各阶级之间无节制的斗争转化为党内部门间程序性的谈判,避免

其分化为党派之间的纷争,从而使革命制度党超越各个具体阶级,成为

整个社会利益协调的核心;另一方面,职团结构使得革命制度党对社会

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四、革命制度党具有高度灵活的宏观政治调控能力,能够根据社会

需要制定合适的经济、社会政策。墨西哥经济选择了在自由市场经济与

完全国有化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实行国家、社会与个人并行的混合经济

体系。因此,墨西哥社会既存在以国家和民众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又

存在以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私营经济。从实践来看,墨西哥的公有制经

济有效保持了社会稳定,但难以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私营经济具有较强

的活力,但是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从40年代到80年代,墨西哥一直在政

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某种动态的平衡,以卡德纳斯为代表的民众

主义路线与以阿莱曼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路线在政策上进行相互交替。当

私人资本快速发展,造成社会财富分配高度不平等、阶级矛盾激化时,

政策向左偏,依靠民众职团,节制私人资本;当国家过度干预经济

,造成严重的资本外流与经济衰退时,政策转而向右偏,扶植私人

资本,通过组织手段控制民众运动。这种对社会的钟摆式左右制衡

机制,为墨西哥的政治、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再加上墨西哥

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战略符合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经济大趋势,丰富的

石油矿产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这些重要因素带动墨西哥经济走上了持

续高速发展的道路。

近20年的挑战与危机

革命制度党在其执政期间所取得的政绩是骄人的。从1950—1985年

,墨西哥人口从2500万增加到7700万,而人均GNP却从每年362美元上升

到2734美元;人均寿命从41.5岁上升到64.2岁,而文盲率却从80%下降

到6%。墨西哥已经成为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革命制度党领导墨西哥在创造了近50年的辉煌历史之后,从80年代

开始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先是出现了1982年的外债危机,其后是一系

列的社会动荡,它的高潮是1994年的南部恰帕斯州农民和严重的金

融危机。19年中期选举,左翼的民主革命党和右翼的国家行动党异军

突起,两党在议会的席位之和已经超过了革命制度党;同年在首次由民

选产生的首都联邦区长官角逐中民主革命党又击败了官方党。这宣告了

革命制度党左右墨西哥政局的时代的终结,墨政局基本已成三足鼎立之

势。革命制度党在近20年显示出节节衰退的迹象有一系列原因,而经济

政策失误、党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职团主义组织体系的衰落则是其中最

主要的因素。

一、革命制度党经济政策的失误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导致了一

系列经济社会危机。墨西哥原来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封闭

式的内向型经济。实践证明,这种政策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到了70

年代,墨西哥发现了丰富的石油矿产,开始大举外债开发油田,结果由

于世界经济危机,国际油价大跌,墨西哥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1982年出现了债务危机。墨西哥不得不实行紧缩政策,并加入了关贸总

协定,取了以偿付外债为目的的出口导向型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

这种模式下,降低了关税,过早地开放市场,不加限制地吸收外资,

(注:墨西哥在萨利纳斯(1988—1994年在任)执政期间,吸收外资之

多居拉美之首,累计达750亿美元。由于1994年国内政局动荡, 经济乏

力,加上美国利率提高等不利因素,大量外国投机资本外逃,引起金融

市场动荡。)而且过分依赖外资。恶果在1994年显现出来了,由于当年

的外资大量抽逃,直接加剧了墨西哥的金融危机,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多

达700亿美元的损失。从80年代开始, 为配合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

步伐,在美国的极力影响下,墨西哥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

私营企业主集团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大为膨胀,而失业的工人则越来

越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在农村,土地分配停止了,1992年墨西哥修

,废除了“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彻底结束了土地改革的进程,

大量分不到土地的农民不是揭竿而起就是涌入大城市成为劳动力后备大

军。如今,墨西哥出现了4500万贫困人口,其中有2500万属于赤贫,20

%的最贫困人口仅享有全国 4.4%的财富,而20%的最富有人口却占有

53. 5%的财富。经济社会的矛盾由此可见一斑。

二、革命制度党以“社会自由主义”取代“革命民族主义”作为党

的指导思想,削弱了党的社会基础。萨利纳斯总统(1988—1994在任)

为适应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的需要,提出了“新民族主义”和“社会自

由主义”的新理论主张。前者在民族主义理论中放弃了它一贯的反帝、

反霸和反美的口号,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后者则

宣扬在“社会利益原则”下的自由主义。这一理论在1993年革命制度党

的十六大上通过,被确立为该党的指导思想。但是在新自由主义改革的

进程中,“社会利益原则”仅仅是一个修饰语而已。墨西哥的阶级力量

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的资产阶级性质越来越明显,收益

分配越来越向资方倾斜。在政党政治方面,1994年新总统塞迪略上台后

的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修改了选举法,废除了在选举中支持官方党

的一贯作法,这一举措打击了革命制度党工农职团部门的信心和凝聚力

,更增加了该党被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右翼政党击败而沦为在野党的可能

性。

三、革命制度党体制僵化、派别斗争严重,官方党职团结构在新的

经济体制下有趋于瓦解的危险。由于长期执政,官方党职团部门的领导

人也日益官僚化了,出于自己的政治前途与既得利益考虑,他们通常更

多地对上负责,而对来自下层普通民众的要求与呼声则敷衍塞责。而同

时,与官方党对各职团部门的分化瓦解政策,使得各职团组织与政

府的谈判与对抗能力大大削弱,不得不对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因此

,各职团部门在忠实反映其部门成员的要求与利益方面,工作做得并不

是很深入,而当无意顾及职团部门的利益时,他们也不具备与国家

进行谈判的有效能力了。60年代,这种危险的组织离心倾向就已露出苗

头,由于国家政策向右倾斜,约3.5万名不满的农民脱离了农民部, 成

立了“独立农民联合会”。80年代墨西哥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后,

3个职团部门成员组织的离心倾向愈发严重, 墨西哥国家与劳工的关系

有再度出现“非制度化”的危险趋势。对于政局的动荡与社会的种种危

机,官方党的职团结构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

面对新世纪的政策调整

革命制度党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日渐脱离了支持它的劳工阶级,

削弱了自身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随着职团主义体系的衰落

,建立在这个体系基础上的党也面临着动摇和解体的危险。这不能不引

起革命制度党自身的深刻反思。从1996年开始,该党进行了一系列大政

方针的调整,主要包括:

一、1996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 重新恢复了“革命民族主义”

的指导思想,强调指出:革命制度党是墨西哥工人、农民和人民阶层的

党,是民族主义、民主和民众的党。这说明该党重新明确了自己的民众

主义性质与政治角色,是对民众阶层的一种鼓舞和凝聚。

二、革命制度党开始着手理顺党政关系和扩大党内民主。由于长期

以来对党内民主重视不够,革命制度党的领导层与基层组织缺乏有效的

沟通,也受不到规范的民主监督。有鉴于此,该党规定,党的领导职务

和民选职务的候选人必须具备10年以上的党龄;以后历届总统候选人不

再由前任总统指定,而由党的全国政治委员会在6 个备选人士中遴选产

生;州长候选人的产生也以同样方式进行。

三、革命制度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调整。

进一步深化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选举制度的改革,保证政党

选举中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同时革命制度党与的一种新型党政关

系也逐步确立起来了,革命制度党不再作为官方党出现,而将以一个普

通的竞争性政党的面貌参与角逐。

四、在经济政策方面,革命制度党加强了宏观调控,进一步严

格财政金融纪律,对国民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制定了中长期经济发展

,以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

五、在社会政策方面,革命制度党重新加大了对社会公共事业

的投资力度,19年联邦预算的56%将用于各类社会项目。新的社会保

障法也随之出台,以着力解决墨西哥社会的发展失衡、农村扶贫以及通

过和平对话处理社会冲突等各种迫切问题。

如今,革命制度党正从原来作为与民间桥梁的官方党过渡为多

党制竞争中的一个普通政党。这种角色转变既是对革命制度党生存与发

展的严峻挑战,又是对其职团结构生命力与适应性的考验。对于一个执

政70年的大党来说,革命制度党拥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包容性极强

的意识形态、灵活应变的政策能力以及相当庞大的组织队伍,因此,尽

管反对党势力呈现咄咄逼人的架势,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预计革

命制度党仍有极强的竞争力。从近几年的选举情况来看,革命制度党的

支持率稳定在40%左右,而两大反对党民主革命党和国家行动党则各握

30%的选票。

总的来说,墨西哥政党体制已由原来数党并存、一党独霸的非竞争

性霸权党制转变成了一党执政、多党制衡的竞争性优势党制。至于这种

体制以后是否会进一步发展演变,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能否在今后新的政

治框架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且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曾昭耀:《政治稳定与现代化》,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丹·科·比列加斯等:《墨西哥历史概要》(中译本),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周余云:“世纪之交的拉美政党政治”,《拉丁美洲研究》,

1999年第一期。

[4]Ronald.H.McDonald and J.Mark Ruhl, Party Politics and

Elections in Latin America,Westview Pres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