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加油什么软件优惠

2.成都油价为什么贵

3.百公里油耗怎么算?

4.2018年油价首次上调部分汽油将超7元/升吗?

5.石油经济学的石油利润的畸形流向

成都加油什么软件优惠

成都实时油价92_成都油价92号汽油 今天

中油优途APP和小程序。

打开APP可以看到附近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但没有显示实时油价。个人觉得最方便的一点是到现场加油,加完了直接通过APP选择油枪手机付款,不用再跑到收银处。每月有中油优途会员专享的会员日。 8月10日、20日、30日当天,使用APP加油支付金额满180元,普通会员可减10元,黄金及以上会员可减15元;微信绑定工行卡支付,还可加满180元再减15元。

所以最省钱的技巧就是:成为会员+绑定工行卡,可直减30元。每月加两次油,可省60元,全年至少省720元,可以说非常划算~

成都油价为什么贵

运输成本高。

成都四川地处内陆深部,运输成本在成品油价格中占比也非常高。成都汽车保有数量全国排名第三、四位,对成品油需求量较大。

西南地区大型的成品油炼厂较少,成品油供应经常供不应求。

百公里油耗怎么算?

百公里油耗=一定油量的体积(升)÷该油量下汽车可行驶的路程(公里)×100

例如:一辆汽车消耗A升燃油的情况下行驶了N公里,那么百公里油耗=A÷N×100。带入具体数字,如果一辆汽车消耗了4升燃油的情况下可以行驶50公里,那么该汽车的百公里油耗=4升÷50公里×100=8升/百公里,百公里油耗就是8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8个油”。

当然,汽车百公里油耗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路况、承载量、气温、是否开空调等因素对油耗都有影响。

2018年油价首次上调部分汽油将超7元/升吗?

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2018年首次上调。机构预计,调价后,多地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创下近三年以来的新高,重庆、广西、成都等部分地区92号汽油将超过7元/升。

据国家发改委通知,自1月12日24时起,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上调180元,柴油价格每吨上调175元。隆众资讯测算的数据显示,本次上调折合89号汽油涨0.13元/升,92号汽油涨0.14元/升,95号汽油涨0.15元/升;0号柴油涨0.15元/升。

随着油价上涨,消费者驾车出行成本将有所增加。私家车方面,按一般油箱50L的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7元。物流运输方面来看,中宇资讯分析师马建彩说,以载重50吨的卡车为例,重载行驶百公里油耗在40L左右,月跑10000公里,调价兑现后月度油耗成本将增加600元左右。“本轮调价后,重庆、广西、成都等部分地区92号汽油零售限价将超过7元/升。”隆众资讯分析师丁旭说,与此同时,零售市场上主营加油站优惠时段和优惠站点会有所减少。

石油经济学的石油利润的畸形流向

成品油供应紧张逐渐过去,但成品油价格还要上涨的说法依然盛行。如果拿美国作例子,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中国油价和美国油价,哪个贵?

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可比性到底有多大?

2004年9月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报道了一个好奇者对中美油价之间对比的一番探究,文章是这样说的:“以中国市场最常见的93号汽油和美国市场的93号汽油作比较(两者品质基本一致),在成都市目前零售价格为3.81元/升,美国纽约市平均价格为1.966美元/加仑。这里有个问题需注意:美国是没有养路费的,汽油零售价已经包括所有税费,而成都地区轿车养路费为105元/月。计算一下:美国家庭一般一辆车每月消费汽油25加仑,折合成公升数为94.625升(1加仑=3.785升),总花费49.15美元,按基准汇率1美元折合8.2766元人民币计算,为406.79元人民币。而成都地区94.625升汽油总价为360.52元,再加上105元的养路费,总花费465.52元。再将每单位油价作个对比,把105元养路费折合到单位油价中,计算公式为.105/94.625+3.81=4.92元,也就是说成都实际油价为4.92元/升,而纽约油价换算为1.966/3.785×8.2766=4.30元/升,两者相差0.62元/升。”

成都的情况大概可以代表国内油价的基本情况,把整个折算过程略去,前文的核心意思可以总结为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中国国内的油价要高于美国。

当然,这篇文章说的是当时时点上的油价。但重要的是,它给出了一个计算方式,人们可以根据这种计算方式来算出每一时刻上中美油价之比。记者尝试找了一些数据进行推算,结论都与上文得到的结论相同。只不过随时间地点变化,价格差值有点不一样而已。 中石油

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给垄断企业带来的利润是惊人的。

据报道,2005年3月,中国国内的两大石油公司中控制油气资源更多的中石油公司董事长陈耕“自豪”地在香港宣布,2004年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6.33亿元,比2003年上升了27.9%,净利润猛增47.9%,达到1029.27亿元,并成为香港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当时香港的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原油的价格上涨对中石油的业绩上升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中石油的年报说:“(2004年的盈利主要是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天然气、成品油和化工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产能增加所致。”

这种作用有多大?中国石油表示,2004年其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达到创记录的9.179亿桶油当量,较2003年增加了3.1%。2004年原油平均销售价格为每桶33.88美元,较2003年上升24.6%。

这两个数据至关重要,根据这两个数据可以轻易地算出,由于产量增加和价格上升,实际上如果中石油保持企业的费用与销售额同步上升的话,那么它的利润增长就应该是28.5%。根据陈耕的说法,中石油的实际利润增长是47.9%,看起来中石油似乎是增收减支了。但经济学的简单常识告诉人们,产量的增加应该带来规模效应,进而造成公司成本的下降。简单进行进一步分析,中石油成绩单上的不到20%的超额利润其实来得并不困难,因为它是个一条龙的石油企业,仅仅是下游的销售,因为规模的扩张几乎完全不带来成本的上升,仅这一项,就可以带来相当的利润收入。所以,实际的利润增长可能远远超过公布的数字。 不知因为油价高了,中石油的员工们是不是都多发了奖金。同时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控制的中国成品油市场价格已经高于人均收入远高于中国的美国成品油市场价格,不知道那位最初报道消息的记者凭什么说陈耕董事长是带着自豪递交这份成绩单的。

利润的流向和不买账的股东 控制中国成品油市场的两大石油公司都是海外上市公司,其股权结构都是公开的,因此可以十分方便地计算因为油价的上涨而有多少利润流向了海外。

还是以中石油为例。中石油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其股权结构十分清楚,中石油集团握有其约90%的股权,其余股权为海外股东所有。而根据我们前面所引用的中石油的盈利数据可以轻易地估算出,大约有100亿港元的利润流向海外。

如果说把2003年的中石油和2004年的中石油相比是一个近期的考虑的话,那么得承认,当初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海外上市时所提出的引进战略投资者,从长远角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说法是有相当道理的。如果海外投资者能够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公司中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让两大石油公司的效率有所提高的话,哪怕这种作用会在长期发生,那么一个公司向海外交100多亿美元的学费,也许是贵了一点,但毕竟可能还有作用。

但是最近有一条消息是引人注目的,这回轮到了中石化。

“全球最大的上市能源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已全部出售其持有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7%的股份。它是第三家配售中石化股份的战略投资者。据香港媒体报道,至此,中石化目前的战略投资者仅有Topgoal一家,持股约3.5%。有分析师对媒体指出,由于战略投资者存在何时退出的问题,投资者可能因考虑到这一点而贻误最佳的投资时机。而随着埃克森美孚因沽空中石化股份而赚得盆盈钵满,Topgoal不会无动于衷。”

无论媒体作何评价,有一点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这条新闻意味着至少在中石化,当初海外上市时设计的以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来从长期范围内改造公司的想法已经难以实现。很难想象仅存的一家海外战略投资者能在中石化的董事会中起到多大作用,而战略投资者的退出意味着海外上市的中石化接下来面临的海外投资者都是中小股东,他们可能有先进的理念,但客观条件是他们所持的股份根本不足以支持他们进入中石化的董事会,还能指望他们来改造中石化吗?那么现在我们拿什么理由来为每年流向海外的中石化利润辩护呢?

中石化集团和中石油集团是中国指定石油经营的两大集团,这意味着中国境内几乎所有的关于石油的上游交易都是由这两家公司经营的。现在油价上升,中国油价实际已经不低,而两大公司经营的,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油气资源。它们从国内采油、卖油,因为垄断而获得高利润,却要分给海外的股东,虽然从法律上是天经地义的,但却不符合老百姓的利益。考虑到两个海外上市公司当初的承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当初向他们的主人——全体中国人民说,我要去上市,从海外弄点本钱来扩张,同时还可以请进几个洋老师来帮教我怎么管公司。而结果是现在洋老师拿笔学费就走了。 为什么在中国民资汹涌,苦于找不到出路,甚至要去炒房炒地的时候,利润率如此之高的中国石油行业却因为投资的关系不得不把利润流向海外?是不是有可能让中国民间资本通过某种渠道把这些股本都收回来,把中国石油的利润还给中国?

时下的情况如何呢?时下的情况是在划分势力范围时得到了中国南方的中石化,对广东成品油供应前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称:“广东成品油消费需求仍将持续增加,而资源供应将更为紧张,市场供需矛盾仍将十分突出。”而他们的建议被新华社概括为两个字:“提价”。

不仅如此,新闻媒体们还陆续报道了这样一些情况,在各地,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的加油站现在得到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成品油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加油站的主人因为得不到油,无法把生意继续下去,不得不把整个加油站卖给中石油和中石化。综合起来,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垄断程度在时下是在加强而不是减弱。

不仅如此,还看到的是中石化和中石油集团下属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上市公司正在成为一个收购平台,2004年以前是大量收购母公司资产,现在开始收购海外资产。我们对收购行为本身不作评价,但这些收购无疑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而膨胀了海外股东们在整个中国石油行业的权益比例(虽然这种比例并不大,但这毕竟是一个管道)。让海外股东们更多地分享由垄断的两大石油公司以不合理的国内高油价带来的利润,在高油价时代中国石油的利益链条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