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石油价格_科索沃战争战损比
1.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发动者和目的?对哪些国家打击?
2.简述"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3.为什么美国要攻打利比亚?我想知道深层次的原因,谢谢!
4.哪里可以找到有关中东国家的一些具体资料的啊?(中英不限)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发动者和目的?对哪些国家打击?
海湾战争发动者是北约,因为当时伊拉克侵占了科威特,并将其划为第19个省,多过联合部队打着恢复科威特国家主权的旗号,侵占伊拉克;
科索沃战争发动者北约,对南斯拉夫(南联盟)进行打击(原因是原属南联盟几个国家,如黑山、塞尔维亚宣布独立,南联盟盟主不同意,发动军事行动,导致科索沃战争);
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发动着苏联,意图干涉阿富汗内政;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发动者北约,意在打击恐怖组织;
伊拉克战争(又称第二次海湾战争)发动者北约,以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
简述"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 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作为东欧剧变的组成部分,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于1991年迅速解体。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为什么美国要攻打利比亚?我想知道深层次的原因,谢谢!
利比亚局势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三个问题来看。一是当前的世界局势。二是利比亚问题的实质。三是利比亚局势的走向。
一、当前的世界局势。
在过去文章中我讲过,近代世界格局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欧洲称霸格局,欧洲利用工业革命优势,在全球建立了殖民地体系,主导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这一阶段一直到二战结束。二是美苏称霸格局。二战葬送了欧洲的霸权地位,美苏通过二战顺利成为世界新的霸主。美苏各挟两大阵营,展开了全球争霸风云。那家伙,搞得全球乌烟瘴气。最后以苏联崩溃为结局,促成了新的世界格局产生。三是美国一超独霸格局。美国获得战略优势后,即开始穷兵黩武,先后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发起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四场大规模战争,而且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新殖民主义的方式,进行了军事占领。这四场战争,不但没有巩固美国一超独霸的世界地位,而且使美国逐步失去了对多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面临崩溃的险境。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美国失去了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文化霸权,美国全球的霸权体系,将面临地区大国的强烈挑战。自2008年以来,世界各地的热点问题,实质是美国主导的区域霸权与本区域大国的主导权之间的博弈结果。东北亚也好,亚丁湾也好,南亚也好,中亚也好,中东内乱也好,乃至北非内乱也好,外表看是其内在矛盾,实质是美国与区域大国博弈的火花而已。这种碰撞后的结果,将是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新秩序的产生。
能和美国博弈的世界性大国,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政治上足以自立。这需要在联合国,具备常任理事国资格。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中、俄、欧,其中欧盟必须以联合姿态出现,否则也无法自立。二是军事上足以自立。这需要是导弹大国、核武器大国和国防工业自立的国家,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中、俄、欧、巴基斯坦、印度。三是经济上足以自立自保。这需要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丰富的各种资源、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有独立的经济政策,有门类齐全比较先进的工农业体系,符合这一条件的,有中、俄、欧三国。所以,能够有资本有实力与美国进行全球博弈的国家,只有中俄欧三国。中俄欧三国的影响力将随着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消退而逐渐增长,在全球发生的所有热点矛盾中,中俄欧都将积极参与,不会袖手旁观。
二、利比亚问题的实质。
法英美等西方列强对利比亚大打出手,在于以下三大原因:
(一)在多极化战略态势下,欧美想继续主导世界事务,杀利比亚这只“鸡”,吓唬第三世界的众多“猴子”。
说实在的,法英美意为主的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大打出手,这一点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美国刚有侵略伊拉克血的教训,北约正在经受阿富汗战争的煎熬,在联合国不授权的情况下,法英美是无法对利比亚进行军事侵略的。我意外的不是发英美不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而是为什么中俄等没有投反对票,而是投弃权票,无形中给了法英美军事行动以某种“师出有名”的理由。
近几百年来,从中国的鸦片战争到现在利比亚战争,主导世界的一直是西方的炮舰政策。所谓的国际法和仁义道德,不过是西方列强嘴里的遮羞布和药而已。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深刻认识。从近代世界格局的演变中,先是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主导世界;后是美苏主导世界;后演变成美国主导世界;现在是欧美有联合趋势,想争夺世界主导权。这次法英美联合行动,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世界主导权的争夺,杀“利比亚”这只鸡,来吓唬第三世界的众多猴子。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千万不能低估了法英美意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力度,如果可能的话,卡扎菲可能面临着米洛舍维奇的同样命运,以显示欧洲的权威。
(二)利比亚是一块肥肉,是西方列强在新世纪进行新殖民主义的开始。
利比亚的特点是:一是北非国家,是欧美列强登陆非洲的前进据点。二是石油大国。石油是工业化国家的血液,美国需要石油价格猛涨,欧洲需要稳定石油来源,具备侵略价值。三是地中海国家,对控制地中海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利比亚的这三个战略价值,注定了它是列强掠夺控制的对象,而卡扎菲这个民族主义者,注定成为欧美列强的挡脚石、拦路虎。这才是美英法为什么一定出手,用武力推翻卡扎菲的原因所在。什么人权大于主权,什么人道主义援助,都不过是列强入侵的借口和遮羞布而已。从鸦片战争到利比亚战争,欧美列强主导的世界历史,从来没有改变过侵略战争的性质。相信欧美嘴里的仁义道德,那无异于与虎谋皮、与狼共舞。
(三)法英美意各怀鬼胎,战略意图和利益不一致,将在军事行动后,矛盾凸显。
这次军事行动,是举着联合国允许设立禁飞区的旗帜去打的,但参与的法英美意各大国都心怀鬼胎,心思不一。法国想通过打利比亚这只鸡,吓唬地中海的众多猴,获得整合地中海联盟的主导权;美国想通过打击利比亚,打击欧元区后院,挽回自己在世界影响力下降的颓势,同时搅动石油价格暴涨,缓解美元霸权被挑战的压力;英国是打酱油,既讨好美国,又讨好欧盟,同时想趁机渔利,获得一杯羹。
所以,法国想速战速决,甚至不排除和卡扎菲和解谈判的可能,促使卡扎菲下台,达到主导北非局势的目标;美英则想持久战,倾向于科索沃模式来塑造利比亚危机,彻底摧毁卡扎菲政权基础。在第一阶段目的达成后,法美英对利比亚的战略分歧将日趋凸显,同时欧元和美元的战略冲突矛盾也会凸显,同时中俄德等大国在联合国层面、非盟层面、阿盟层面的互动,也会对利比亚局势走向形成制约。
三、利比亚局势的走向。
如果没有外来大国力量的武装干涉,利比亚问题就只是国内内乱问题。从力量对比和民心对比看,卡扎菲胜算在望。但是法美英现在武力干涉了,利比亚局势的走向将由大国博弈的结局来决定。利比亚的内乱问题,已经上升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层面上来。论法英美与利比亚的军事力量对比来说,利比亚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与法英美的军事力量相抗衡。因为信息化水平太低,沙漠地带最有利于法英美武器威力的发挥。所以,卡扎菲政权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法国倾向于通过“以打促谈”,来扶持反对派力量获得政权,从而获得利比亚的主导权;反正利比亚是欧盟后院,美英倾向于“越乱越好”的意图,想用“科索沃模式”来瓦解利比亚,甚至将卡扎菲送上西方海牙国际法庭。中俄德,则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利比亚内乱问题,不赞成武力干预,非盟、阿盟也是如此观点,更不主张用科索沃模式、或者伊拉克模式来解决利比亚问题。所以,利比亚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之间博弈的战略问题。目前还只处于第一阶段,随着纵深发展,牵扯到大国的全球利益,大国之间的博弈会日趋明显。
个人认为,利比亚局势很难用伊拉克模式来解决。即法美英意等列强,如同入侵伊拉克一样入侵利比亚,夺取利比亚的石油资源和财富。这种侵略行为,中俄、非盟、阿盟等世界大多数国家不答应,利比亚人民也不会答应。美英入侵伊拉克,已经制造了大量的灾难。伊拉克人民现在所承受的苦难,就是利比亚人民的未来,这活生生的血的历史,必将迫使利比亚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法英美意等列强的入侵。美军在伊拉克的失败,使美国对地面占领一个国家将投鼠忌器。法国如果坚持这样做,那么法国将失去在欧盟的主导地位。
利比亚也很难用科索沃模式来解决,因为中俄德、非盟、阿盟不会支持。作为欧盟来说,战略目的在于收服地中海区域国家,杀了一个卡扎菲,可能将迫使地中海周边诸国都纷纷寻找其他大国庇护,造成战略上的被动。科索沃是过去苏联的势力范围,本不是欧盟的地盘,欧盟出兵,是在抢地盘。利比亚本是欧盟后院,对欧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欧盟想主导北非、地中海,但不想搞乱北非、地中海,区域的不稳定,将使欧盟经济雪上加霜。所以,目前卡扎菲具有一定的谈判资本,通过中俄出面和欧盟谈判,应该可以达成目标,局势可能会很快趋于稳定。通过中俄出面,是给卡扎菲做担保用的,也可监督停火协议的真正实行。
所以,利比亚局势走向,关键点在于卡扎菲战略思维的转变。卡扎菲要认识到,自己是处于欧盟腹地的小国弱国,是处于美国掌控的地中海区域的小国弱国,抵挡不了法美英的高科技武器打击。而要善于借势,就是借助大国的势,来最大限度维护本国的利益。作为欧盟来说,战略思维也要转变,要深刻认识到,北非内乱,最受损伤的是欧盟经济,美英是外来户,唯恐此地不乱,想依仗美英力量来狐假虎威,最后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会造成自己战略上的被动。我还是那句话:北约不瓦解,欧盟难自立。欧元和美元,斗争会日趋激烈,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
哪里可以找到有关中东国家的一些具体资料的啊?(中英不限)
中东,一般指西亚沿地中海的一些国家和非洲的埃及等地。历史上长期以来的中东问题的核心就是巴勒斯坦问题。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后因罗马帝国入侵,犹太人被驱逐出该地区,在此后的1000多年间,该地区成为阿拉伯人的长期居住地。逃往西欧的犹太人饱受压迫,19世纪末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想在这里建国。1947年11月,美国控制下的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以色列建国后,先后通过四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巴勒斯坦大片领土。此后双方冲突不断,多年的战争给巴以双方造成了惨重损失。进入90年代,在各方努力下,巴尔干和平进程加快。但由于积怨太深,、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及超级大国插手干预,使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沙龙执政之后,巴尔干冲突明显升级,中东和平问题再次陷入僵局。
学科分析
从地理学科分析:
1.该地处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2.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储油区,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3.重要的位置,丰富的石油,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
4.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降水少,水资源极端缺乏。约旦河西岸目前80%的淡水资源被以色列人控制和消费,导致巴勒斯坦人生活和生产用水十分紧张。水资源争夺成为巴以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历史学科分析:
1.中东问题是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殖民统治的恶果。在一战前的一千多年,巴勒斯坦地区一直是阿拉伯人的长期居住地。一战后,英国取得了在这一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
2.中东问题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控制的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在西方大国英、法、美霸权主义支持甚至直接参与下,以色列先后四次进行中东战争,侵占巴勒斯坦、约旦、埃及、叙利亚大片领土,更加剧了宗教、,使中东地区长期处于动荡之中,不但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损失,同时也不利于世界和平,不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从政治学科分析:
1.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使一些地区冲突不断,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中东问题的产生及迟迟不能解决,主要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而插手干预的结果。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偏袒以色列,助长了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气焰,加深了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近年来虽然出现了缓和的迹象,但要真正实现和平则十分困难。
3.民族和宗教问题处理的好坏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统一具有重要影响。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宗教纷争和的激化。
例题剖析
例题: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每一次石油危机都使西方的工业国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2000年国际油价的攀升,导致欧美通货膨胀加剧,并给正在迅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是地质时期 大量沉积在湖泊和海洋中变成 ,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富集起来,它多半形成在 代及 代的湖盆和大陆架上。西亚最主要的产油国是伊朗、 、 和沙特阿拉伯。
(2)历史上由于该地区主要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和伊斯兰革命,政局动荡,两次引发“石油危机”。简述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
(3)2000年以来,世界油价一路攀升,由每桶不到10美元提高到40多美元。国际能源署一份报告认为,全球油价仍将维持高位。过高的油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请说明油价过高将给世界经济造成哪些影响。
剖析:此题以石油这一最重要的常规能源为切入点,综合考查石油的成因、分布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政治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回答第(2)问,学生往往抛开两次中东石油提价所导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泛泛而论,不结合课本具体知识。回答第(3)问,学生往往只考虑对石油进口国的影响,而不考虑对石油输出国的影响,且容易停留在经济知识上,而不注意上升到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高度来认识问题。
(1)低等生物 有机质 中生 新生 伊拉克 科威特
(2)两次石油危机分别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结束了资本主义世界长达20多年的“黄金时代”,出现了经济发展缓慢、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3)石油作为一种关联性很强的产品,价格过高,会导致相关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物价上涨。特别是依赖进口的石油消费国将会出现通货膨胀,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下降。对石油输出国而言,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利于争取有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东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中东周围环绕着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这些海域大大便利了中东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也是扼守这些航道的重要门户。中东地区这种适中、临海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欧洲经西亚到北非的联系纽带和十字路口,从而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战略要地 中东位于欧亚非交接地
资源宝地 石油,石油,还是石油
历史原因 例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历史原因
宗教冲突 例如耶路撒冷是犹太,基督,伊斯兰教的圣地
其他地区各国在此为了各自利益(主要是石油)使得关系非常复杂。
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国家和耶路撒冷市国际化。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分治决议与建立犹太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二次中东战争(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亦称六五战争)
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第三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970年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第四次中东战争(亦称十月战争)
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10日,埃军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当埃军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军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表2第四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第五次中东战争(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陆 地、空中和海上大举入侵黎巴嫩。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 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 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 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着,以色列调 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 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 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在贝鲁特的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
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反对下去发动一场违背民意的侵略战争?
一、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美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布什政府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9·11"事件后,美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基于地源政治的战略考虑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它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资源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这实际是为美国政府构画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资源价值,执掌这个地区(国家)的政权对美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而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美历来认为,自己在中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2002年夏,美国防部向布什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中东列入美国重点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9·11"事件后,美国把铲除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温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作为自己在中东追求的又一战略目标。随着布什政府以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战略的确立,中东地区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极具地缘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铲除一大强烈反美的地区性强国,对美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利益,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三、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美成功地对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进行了改造,并因此深受鼓舞。布什政府更是将推行美国民主、价值观作为他这届政府的一大根本国策,并写入了2002年9月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之中,布什本人对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热情。开战之前,布什就宣称他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辐射,为建立一个美国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支持布什战争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茨更是露骨地说:"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实现政权改变,一个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将为中东国家的人民树立一种典型,伊朗、叙利亚人民将从中得到启示,沙特等国也会为政权形式而不安,从而实行改革。这充分暴露了布什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的真实用意。
四、控制中东的石油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储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美政府官员从不讳言他们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官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国防部助理国务卿沃尔弗维茨公开声称,对伊动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石油。据《世界日报》报道,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安全会议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让我们简单地看这个问题,伊位克与朝鲜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资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伊拉克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又讲道:"由于美国政府官僚政治的原因,我们就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国防部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员和美国公司的执行官参加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尽快出售伊拉克石油。这一事实说明,美国想一手垄断伊拉克石油的图谋已成为司马昭之心。
五、项庄舞剑,意在暗算欧洲这是欧洲经济界流传的一种观点,认为美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震慑欧洲资本大量进入美国,从而打击欧元,甚至使其破产,以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欧洲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的规模与美国相当,如果未来不出现其他主要货币挑战美元地位的情况下,欧元的确可能与美元平分秋色。那么,欧元的挑战会给美国带来多大损失呢?有人进行了计算,美国的损失最高可达到2.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均1万美元左右。与伊拉克战争做比较,战争及战后经济重建所需费用,尽管各方的估计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计是2000亿美元。这样看来,通过伊拉克战争打垮欧元,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欧元的动机确实可以成立的。但我认为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小,尽管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约占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却是占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东之外的俄罗斯、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国,因此,即使欧洲一夜之间无法从中东进口石油,仍然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得部分石油,不至于使自己的经济瘫痪。况且在自由经济条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贸易比根除毒品还难,即使欧洲无法从中东直接进口石油,它还可以通过提高油价的方式,轻易地让本来驶往其他地区的油船改驶欧洲。
此外,为小布什捞取政治资本,借伊拉克战争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连任。同时,对伊位克开战可以从沙特阿拉伯撤军,由此解决美沙等国因基地组织而产生的主要裂痕,也无不是美国对伊动武的一个次要因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