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1921~2011年美国货币供应量

2.一万美金在抗战时能买车吗

3.二战中在中国总共消灭了多少日本人?

4.八年抗战,中日军伤亡人数各是多少

求1921~2011年美国货币供应量

1945年美金价值_1947年美金价值

1792年,美元在北美十三州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国家。

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其余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

1917年的美金1元

1934年的美金100元

1934年的美金10万元面额(只作为联邦储备银行之间的结算券)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将这些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导致了通货膨胀。

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是便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

虽然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拥有保障国际贸易和信贷安全,方便生产成本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风险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已经投降,德国在东线转为战略防御,日本已经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区进行大规模战役的能力,它们的国内经济更是接近崩溃;而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也遭受严重破坏;苏联的状况也同英法一样,第三个五年计划还未完成就遭到纳粹德国的侵略;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0%,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自由世界黄金储备的3/4,这使它登上了自由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4个同盟国在英国和美国的组织下,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馆召开了730人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这种优势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它使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债务却是不对等的或者干脆是不用负责任的。因为它向别国举债是以美元计值的,它可以让印钞厂毫无节制得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贬值,也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此外,由于美经济实力雄厚,投资环境比较稳定,在美投资能带来较多利润,因此,许多人都想在美投资。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资金的到来,使其利率下降,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压缩。另外,在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般要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而美国却不必这样做。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当美国出现外贸逆差时,美政府可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而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正是战后的美国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却依然能保持经济状况稳定的主要原因。

再有,还可以使美国获得巨额的铸币税。铸币税原是中世纪西欧各国对送交铸币厂用以铸造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所征收的税;后来指政府发行货币取得的利润(等于铸币币面价值与铸币金属币价的差额)。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国际货币职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当一张毫无价值可言的纸币被国家印制出来时,铸币税就等于这张纸币所能购买到的社会产品价值,中间的差额即为美国的“铸币税”。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钞流通量为3500亿元,l/3在美国境内流通,2/3在外国流通。纽约联储局报告称,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亿美元货币中,有大约55%到60%,即3,400亿到3,700亿美元左右是在美国以外地区流通的。根据联邦储备体系最近的估计,在所有流通的美元中,大约三分之二为美国境外持有。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国货币总额已达将近7000亿美元。仅在1989到1996年3月间,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而美国印制一张1美元钞票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只需0.03美元,却能买到价值1美元的商品,美国由此得到每年大约250亿美元的巨额铸币税收益,二战以来累计收益在二万亿美元左右。

但是由于二战时的通货膨胀、二战后的通货膨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期的通货膨胀、以及两次通货膨胀间的另一轮通货膨胀,使美国价格水平在1934年到1971年间上涨了2倍,同时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保持黄金的美元比价不变,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这时各国央行开始储备黄金,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以增加它们的储备。1948年,美国拥有全世界70%的货币性黄金储量也就是7亿盎司。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地位不断下降,美元灾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在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 ,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欧洲由于越南战争产生了一股反美情绪,法国带头把所有的顺差以黄金的形式进行储备。于是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48年的7亿盎司降到1970年的2亿5千万盎司,有一半以上将近三分之二黄金储备流失了,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1971年出现了「美元危机」,从60年代到70年代,爆发这样的美元危机就达11次之多。尽管美国政府为挽救美元采取了许多应急措施,都未能奏效。美国经济衰退、资本大量流失、美元在全世界泛滥成灾。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美元失去了其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一万美金在抗战时能买车吗

一万美金在抗战时是能买车的。

在抗战前夕,美元兑中国银元的汇率是1:4,即一美元能够兑换4元大洋,一万美金当时可以购顶级品牌的最佳车型。

美金即美元,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法定货币,目前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在二战以后,欧洲大陆国家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使用美元进行国际支付,此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二战中在中国总共消灭了多少日本人?

根据日本资料提供的数据,日军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按不同统计口径和截止时间,有185万、212万、232万这三个数字。185万,是日军从1937年 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这八年侵略战争中战死的数字;212万,是包括二战后日军死亡的数字(如在苏联的西伯利亚劳改营中死亡的战俘);232万,是除日军正规军人死亡外,加上武装平民(类似于中国的民兵)和“异国者”的死亡数字

(1)二战期间日军战死185万人

2 A9 L# L5 R {; N 资料来源是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记载的日军伤亡数: 陆军 海军 平民 计

死亡失踪 1439101 419710 658595 2517406

残废疾病 85620 8895 945154

(见该书商务印书馆1984年中译本,第4卷1799页)。:

也就是说,日军二战期间战死的精确数字是1858811人。2001年日本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也称:“二战中日本死亡军人约186万,平民约66万,”这已是近几年的数据,说明这一数字是相当准确的.《疑义相与析》质疑我关于侵华日军战死40万人的来源:“既然日本方面的资料都只给出‘包含了死亡和受伤两个数据’的133万,并未明确死亡数目,张先生何以就得出日军在中国战死40万人的结论呢?这是张先生语焉不详的地方。”这可是怪事,作者上面引用了大量日本史书,竟没看到这一数字?作为一个研究抗日战争的学者也太不应该吧?这个数字来自日本厚生省援护局1964年3月1日公布的调查,宣称日本陆军在中国八年死亡385200人,海军19400人,合计404600人。/ N) r: j' |0 b/ U

那么日军在1937-1945年的八年全面侵华战争中死亡40万、伤亡总数150万(或133万)是怎样分类的呢?据日本历史资料,从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这四年间(因这段时间中日两国均未相互宣战,故日本称为“中国事变”时期),日军在中国死亡18万人(阵亡 14.6万,其余为伤病死),负伤53万人,总计减员71万人(另患病送回国43万人)。从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战争结束这三年八个月,日军在中国战场(不含在缅甸与远征军作战)又死亡了22万人,负伤57万人。这样,日军在侵华八年的中国战场(不含滇缅战区和东北)便死亡40.5万人,负伤累计110万人,死、伤总数相加则达150万(不含患病。这一数据就相当于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总伤亡50万这一口径)。另有一统计为133万,估计系减去重复负伤者的统计(这一数据相当于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伤亡37万这一口径)。二战中日军伤员在正常医疗条件下的康复率为 76%,由于日军在中国战场较少遭到全歼(我已指出日军在八年侵华战争中未有一个联队遭到全歼),故适用于这一比例,即110万伤员中约有1/4的伤兵退出战场,不到30万人。连同40万战死者,中国战场八年使日军遭受的绝对损失不到70万人。& Y# \+ I: Z& o( Q' @, ?6 R) B

或许有网友质疑日军统计的精确性。这除了我上述强调的历史研究必须依靠档案外,还可以仔细分析。日军实行的是地域征兵制,即一个部队的人员来自同一地区,如大家熟悉的第5师团来自广岛、第6师团来自九州岛熊本,越是基层单位,就越是来自更小的行政区域,如中队(连)、小队(排)的人员都来自同一个街道和村庄(日本行政区划用町、目等),本身就是亲戚、同学、朋友,早已互相熟识,所以凝聚力强,如有战死者必拼命抢回尸体。而日军伤员陷于绝境时绝大多数会自杀,鲜有降者;在太平洋孤岛上全军覆没即可判定绝大多数战死。而当时日本有着完整的户籍制度,因此日军对死亡人数是清楚的、精确统计的和可信的。著名学者杨奎松指出:对伤亡数字“在日军当时则颇难做到。这是因为日本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日军的士兵全部都有详细档案,受伤阵亡均须记入档案,一旦出现死亡更必须及时通知家属,以便家属办理相应手续和领取抚恤。故意隐瞒战斗伤亡在日军条例里也是有极其严厉的惩罚措施的。”反观之中国军队,以国民党军队为例,部队来源庞杂,许多新兵一来就投入战斗,许多人员还是随时就地征召、就地投入战斗,同一部队之人互不熟识;作战多为退却,有多少尸体落入敌手也不知道;失踪者是战死、被俘还是逃亡或被其他部队收容更不清楚。《南方都市报》今年7月14日登载文章《从长城脚下打到越南的老兵毛金中——那些还叫不上名的新兵转眼就消失了》,提到“部队在每次损失惨重的战斗之后都会补充新兵进来,但往往是补充来没几天的士兵,转眼在新的战斗中就找不到了,然后又会有新的士兵增补”,就是一例。因此,国民党军损失统计远不如日军精确。国民党宣布抗战八年军人战死132万,只能是最低数字。抗战时国民党政府连中国有多少人也没有统计,所谓4亿人是通过食盐的消耗推算出来的,由此可见一斑。5 h3 Q; }0 \+ E7 j6 G

对其他战场战死的日军也说明一下。其余日军死在哪里?

s 根据《日本陆海军事典》引用的日本厚生省援护局1956年3月调查数据,从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芦沟桥事变”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日军战死的185万人中,在中国(不包括东北)战死40.46万人(与上述数据一致),在“满洲”(即中国东北)战死2.65万人,在缅甸战死 16.2万人。

也就是说,在八年的侵略战争中:

日军在中国战场被击毙40.46万人,约占22%;

在中国东北战死2.65万人,主要是1939年在诺门坎冲突中死亡8800人和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的战果。也许网友立即质疑:1945年苏军出兵东北击毙日军公认的数字是8万多人,怎么这里日军在东北八年总共才死了2万多人?原因我在下面再详细分析。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数字统计截止日期是8月14日,即苏联出兵东北才一个星期,苏军部队还在穿越沙漠、山岭(如大兴安岭)以及原始森林,日本关东军只有一部与苏军发生战斗,损失并不大。根据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一书称:“截至8月15日,关东军主力没有损伤。”苏联参战后7天内同苏军交战的关东军部队,有7个师团、2个混成旅团和一些独立部队(其中3个师团受到很大损伤),只占关东军24个师团、9个混成旅团的一部分(见该书191页,这里还不包括朝鲜军7个师团)。“换言之,到8月15日为止,关东军的主力尚未同苏军交战,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从日军3个师团受到很大损伤来看,其战死在1万人左右。连同日军1938年在张鼓峰、1939年在诺门坎与苏军冲突中战死约1万人,则苏军击毙日军约2万人,占二战中日军死亡总数的1.1%。则八年抗战期间,抗日联军在东北击毙日军只有6000人左右(详见下面分析)。

日军在缅甸战死16.2万人,除去中国远征军击毙日军1万多人外(这在本文“远征军印缅抗战”一节中专述),约15万人主要系英军击毙,占8%。

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击毙的日军为125万人,占67%。换言之,二战中2/3的日军系被美军击毙,美国毫无疑问是战胜日本的头号主力。

所以我国史学界长期把中国八年抗战毙伤日军133万人(其中击毙仅40万)去与日军二战的绝对损失195万(其中被击毙185万,另约10万残废伤员是日本战败时某一静止日期的伤员统计数而非累计数,如上述日军仅在中国战场累计负伤数就达110万)相比,宣称中国歼灭日军占二战日军总损失的70%,就是一个混淆不同统计口径得出的“障眼法”。而在今年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权威文章中,如8月15日中国军事科学院发表的《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一文,也称:“中国战场毙伤俘日军155万余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伤亡人数的75%以上。”(《人民日报》、新华社均引用该说法)就是把日军在中国战场总伤亡150万这个数字(死亡40万加110万伤员)去与日军二战绝对损失数195万对比,如果照此计算,则盟军(包括美军、英军和苏军)击毙日军数不到日军总损失25%、也就是不超过50万人,这显然是不符实际的,因为仅美军就击毙了日军125万人。

八年抗战,中日军伤亡人数各是多少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中国方面,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扩展资料:

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行政院发布的《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公布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数字如下: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抗日战争8年敌我兵力损失统计》载:“中共军队负伤29万人,阵亡16万人,被俘4.6万人,失踪8.7万人,合计58.3万人。”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

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1946年4月,《中国解放区抗战8年中人口损失初步统计表》公布统计数字如下:“据初步统计: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冀热辽、山东、苏皖、中原7个解放区在抗战期间共计被敌伪杀死或被虐待而伤病致死者3176123人,被捕壮丁2760227人,鳏寡孤独及肢体伤残者2963582人。”

1947年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发布的《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公布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数字如下:平民伤亡9134569人(其中死亡4397504人,负伤4739065人)。全国军民人口伤亡总计达12784974人。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据日本官方统计,侵华日军在中国共强掳青壮年41758名,押解上船之前死亡2823人,乘船以后以及在各企业单位共死亡6830人,占乘船总数38935人的17.5%。

据1989年出版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8:细菌战与毒气战》所收资料统计,日军曾在我国20个省进行过细菌战,有27万多名军民死于细菌战。?

日军曾在中国的14个省(市)77个县(区)使用毒气2091次之多,其中对华北游击部队使用423次,造成3.3万余人伤亡;对中国正规军使用1668次,使中国官兵死亡6000余人,受伤4.1万余人。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中国军队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百度百科-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