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美尔润滑油价格表_德国美尔润滑油价格
1.汽车的演变
2.想知道一些有关二战时的知识。谢谢。
汽车的演变
汽车诞生之前,马车都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 100多年的汽车历史里,写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第一个开车的是女人,她的名字叫贝塔·奔驰,是汽车先锋人卡尔·奔驰的妻子。她和两个儿子于1888年偷偷地把卡尔·奔驰发明的车子从德国的曼·海姆开到普福尔茨海姆城里。她的目的在于向大众公开她丈夫多年来研究的新发明。结果证明,这辆车子改变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历史。 福特的T型车可以称得上这个世界里的成功汽车,也是汽车史上第一部可以在生产线上大量装配,让人人都买得起的四轮工具。这个简单但值得信赖和经济化的车型,诞生于1908年的美国市场。到1909年就卖出了1.9万台,1920年T型车从装配线退役时,总共生产了1500.7台车。 第一个汽车上使用充气轮胎的人是法国的米其林兄弟。米其林兄弟在1894年发明了充气式轮胎,给轮胎技术带来了新的革命。在早先,车子的轮子用的不是木头便是金属。米其林在1888年脚踏车上设计了充气式轮胎。
最早试制成功汽油汽车的是澳大利亚的德国人齐格菲·马克思。1875年他试制成功了汽油汽车,这部车现保存在维也纳博物馆。
最早发明汽车用的充空气轮胎的苏格兰人鲁医詹·博·邓禄普,发明于1888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汽车公司有: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日本的丰田、日产、三菱,英国的英格利兰,德国的大众、载姆勒-本茨、奔驰,法国的褒齐渥、雷诺,意大利的菲亚特。
欧洲福特汽车厂制造了世界上最快最省油料的汽车,每加仑汽油可行驶3803英里。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展览会上,展出了一辆长达8.99米的轿车。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轿车。车内除了有一切的设备外,还安装了电话、彩电、一套八只扬声器的立体系统、并备有冰箱、餐柜、录音机、摄影机和保险箱,适用于外出作长途旅行。
想知道一些有关二战时的知识。谢谢。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二十年,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结果德、意、日首先发难,挑起了战火。其直接原因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它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另外,一些大国为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互相配合,还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这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
2.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呢?①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之前,已占领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从地理上看波兰处于德国的半包围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便下达了“永远消灭波兰”的命令。②波兰和英法是盟国,德国处于法波之间,而波兰实力不如英法。所以决定先攻占波兰,然后再来解决英法。③波兰又与苏联接壤,占领波兰就有了进攻苏联的跳板。④为了避免攻占波兰后可能引起英、法和苏联同时出来干涉,所以法西斯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8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切准备妥当,为了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战果,德国便于9月1日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
德国吞并奥地利
奥地利地处战略要冲,是进攻东欧和巴尔干的门户。《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奥合并。早就说过德奥合并是“我们一辈子要用各种方法来实现的任务”。他极力支持奥地利的纳粹分子掌权。经过几年策划,1938年3月,陈兵德奥边境,发出最后通牒,迫使奥总理许士尼格辞职,任命纳粹分子赛斯—英夸特为总理。英夸特刚上台,便按的授意,发出电报“邀请”德军占领奥地利。13日,占领完成,签订了德奥合并的文件,奥地利变为德国的“东方省”。《凡尔赛和约》是禁止德奥合并的,但英、法、美等国并未抵制和制裁而默认了德奥合并。
慕尼黑协定
即《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8年9月29日至30日凌晨,张伯伦、达拉第、、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主要内容是:捷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成立由英、法、德、意、捷五国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来确定其他地区的归属并最后划定国界,等等。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祸水东引”政策的顶点。丘吉尔在英国议会对协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英国遭到了一场全面的十足的失败,英法“正处在一场大祸之中”。后来把为苟安一时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政策称为“慕尼黑政策”。
涅维尔·张伯伦(1869—1940)
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生于英国伯明翰市,毕业于伯明翰大学。1915年任伯明翰市长。1918年当选下院议员。历任邮电、卫生、财政大臣等职。1937年起任首相。任内全面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承认侵占埃塞俄比亚,默许吞并奥地利。尤以1938年三次求见、策划慕尼黑阴谋而臭名昭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1940年4、5月间,德军迅速向北欧和西欧推进,张伯伦受到强烈谴责,黯然下台,不久病卒。著有《演讲集·为和平奋斗》。
达拉第(1884—1970)
法国总理、激进社会党领袖。1918年任众议员。历任殖民、公共工程、外交、国防等部部长。1927年当选激进社会党主席。1935年曾参加法国人民阵线。1938~1940年出任总理期间,追随张伯伦签署了《慕尼黑协定》。1940年法国败亡之际,因主张在北非继续战斗,被占优势的投降派排挤出政府。后被贝当卖国政府逮捕,先后监禁于法国、德国和奥地利。大战结束后返国。1946~1958年任国民议会议员,反对冷战政策。1957年当选激进社会党主席。1958年反对戴高乐执政,后退出政界。
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慕尼黑会议以后,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区和住有德意志人的其他地区。看到英法软弱可欺,便于1939年3月14日,强迫捷总统签署了把捷克斯洛伐克合并于德国的文件,第二天,德军便开进了布拉格。
德军“闪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军共集中了58个师、160万人,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南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北集团军群由包克上将指挥,两路突进。先用机群轰炸重要机场、中心城市、交通要道、电站等设施,6 000门大炮向波边境猛轰。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访问的德舰也向波军基地开炮。然后以2 000多辆坦克为先导,步兵跟进。波军仓皇应战,飞机未及起飞即被炸毁。加上指挥失度,波军主力不到两天即被击溃。德军迅速向波兰腹地推进。
“奇怪的战争”与波兰覆亡
德波战争开始时,波兰兵力只有37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与德军兵力相差甚大。波兰政府要求英法“采取联合行动来制止战争”。当时法国有110个师,英国派到大陆的有5个师,而德国在西线的兵力仅23个师。英法对德兵力约为5∶1,不难在西线发动攻势,给德军造成压力。但英、法不仅没有动用地面部队发动攻势,连海、空军也按兵不动,致使波兰陷于孤军苦战。9月8日,南线德军已抵波兰首都华沙地区。波兰军民进行了英勇的保卫战,9月27日,华沙方告陷落。10月2日,法西斯德国灭亡了波兰,给波兰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民族苦难。英法在9月3日就已对德宣战,形式上已处于战争状态,而实际上未采取交战行动,所以历史上称为“奇怪的战争”。这种状态维持了七个多月,致使法军士气萎靡不振,军政要人中也出现一股渴望议和的情绪。而德国却占领了波兰,并借此良机为发动西线的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
法国马奇诺防线
建于1929~1940年,耗资2 000亿法郎。全线长400千米,包括莱茵设防区、阿尔萨斯和洛林设防区以及萨尔障碍区。共筑有非常坚固的5 600个永久性工事。本为防御德军进攻而建,在战争中实际上没起多大作用。
敦刻尔克撤退
聚集在敦刻尔克三角地带的英法军约40万人。撤退至英国的约33.8万多人,其中英军约20万人。法国被俘约4万人。英法军丢弃700辆坦克、2 400门大炮和大量其他军用物资。
法国的溃败
5月14日,德军以重兵突破法比边界的色当要塞,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法国。又突破法军总司令魏刚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线仓卒建立的魏刚防线。意大利于6月10日向英法宣战,出兵攻打法国东南部。14日,德军占领了不设防城市巴黎。21日,占领了卢瓦尔河以北整个地区。22日,法国投降。法国北部及西南部由德军直接占领,其他非占领区由贝当建立傀儡政府统治,因首都设在维希,也称维希政府。
戴高乐(1890—1970)
法国总统。1911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伍,三次负伤。后在圣西尔军校教军事史,并在贝当的参谋部任职。1940年5月任第四装甲师师长,积极在前线阻击德军入侵。6月,任国防部副部长。巴黎沦陷后,于6月17日飞往伦敦,组织“自由法国”(后改为“战斗法国”)运动。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战斗。并招募志愿人员组织武装力量,11月即达3万人。1941年9月,成立了“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派著名反法西斯战士让·穆兰空降回国,统一国内抵抗组织的行动。1943年6月,在阿尔及利亚成立“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为两主席之一。1944年6月,组成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任主席。在英美政府支持下,于法国以外建立的军队已达56万人,组成远征军参加盟军赴各战场作战。8月,随军回巴黎,领导军民解放祖国。1946年1月下野。1958年12月,当选为总统,1965年连任,1969年离职。执政期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大国控制。1964年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0年逝世后,主席致送花圈,誉之为“反法西斯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著作有《未来的军队》及《召唤》、《团结》、《拯救》、《希望》等回忆录。
贝当(1856—1951)
法国维希政府首脑、民族叛徒。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指挥凡尔登战役。大战末期任法军总司令,升元帅。1934年任陆军部长。1940年法德战争中任副总理,同总司令魏刚等鼓吹失败主义,主张投降。德军逼近巴黎时,不组织抵抗,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6月16日雷诺政府垮台,贝当出任总理。20日,向德国停战求降。2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定。法军全部解除武装并交出武器。北部工业区由德国直接占领,占领军的费用由贝当政府负担。南部由贝当傀儡政府管辖,首都设在维希。贝当修,称“法兰西国家元首”。1945年以通敌罪被判处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死于狱中。
不列颠之战
或称英国保卫战。诱降未成,决定入侵英国本土。由于英国掌握制海权,德国企图以空中优势摧毁英国。1940年7月10日,德空军轰炸英国港口和护航舰队,揭开了不列颠之战的序幕。8月8日开始,德机重点轰炸英国海军基地、机场和雷达站,以夺取制空权。9月7日起,集中轰炸伦敦以摧毁英国的民心士气。10月起,轰炸主要工业城市,企图摧毁英国生产力。在8~10月三个月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投弹量约6万吨。最多的一昼夜达1 786架次。英国居民死伤8.6万多人,建筑物被毁100多万栋,但德国始终未达摧毁英国或逼英求和的目的。英国空军于8月底9月初对柏林进行3次夜袭,对德国人心理影响颇大。空战中,德机损失约1 700架,英机损失约900架,飞行员的损失约为6∶1。英国获胜的原因是:第一,英国军民为保卫国家战斗,士气高昂,丘吉尔政府的态度也很坚决。第二,英空军在本土作战,熟悉环境,以逸待劳,便于补充,英机被击落时飞行员可跳伞获救。第三,英国已发明雷达探测技术,便于了解敌机动向。10月,准备执行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被取消,空战接近尾声。英国的有力抵抗,挫败了征服全西欧的计划。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
英国首相,大英帝国利益的积极维护者。出身贵族世家,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先后参加过英国侵略印度的战争和英布战争。1900年以后,连续当选为自由党、保守党议员。历任殖民、贸易、内政、军需、海军、陆军、空军、财政和国防大臣等职。1918~1920年积极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1933年在德国执政后,丘吉尔提出联苏制德的主张,反对张伯伦的纵容政策,反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9年英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任海军大臣。1940年5月出任战时联合内阁首相,拒绝的媾和试探,坚决领导英国人民对德作战。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立即发表声明援助苏联,后又与苏联缔结盟约。战胜德国后,1945年7月因大选失败辞职。1946年3月在美国发表演说,主张英美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1951~1955年重任首相,对苏采取强硬政策。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插图《丘吉尔视察英国伦敦被炸地区》
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空军集中轰炸伦敦时,倾泻了大量的高爆炸弹和,城内成百上千处发生大火。轰炸过后,丘吉尔在硝烟弥漫的废墟中视察,并用食指和中指打着“V”字(胜利之意)手势,激励英国军民争取胜利的斗志。
德军侵入巴尔干各国
当德军还在西线作战、不列颠之战正在紧张进行之时,的视线已开始转向东线,盯住东南欧和苏联的广大国土和财富。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妄图奴役全世界,加快战争进程。在德国威逼利诱之下,同年11月20日,匈牙利霍尔蒂法西斯政府加入轴心同盟,成为的走狗。11月23日,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同盟,德军以“教官”名义进驻罗马尼亚。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亚也加入轴心国,德军立即进驻。4月6日,德国以优势兵力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4月17日,南斯拉夫投降;6月1日,德军控制了希腊。至此,德国已控制欧洲14国,即奥、捷、波、丹、挪、卢、荷、比、法、匈、罗、保、南、希。它以这些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进攻苏联时的巨大优势。
法西斯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1940年8月,德军参谋部根据的指示,开始制订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军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这次进攻有三个特点:一是突然性。德国在英吉利海峡集中了大量器材,佯装将大举进攻英国。实际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苏联。二是疯狂性。进攻的兵力共190个师550万人,坦克和装甲车3 500多辆,飞机5 000多架。从北起摩尔曼斯克,南至克里米亚的范围内,发动全线进攻。规模之大,空前未有。德国妄想用闪电战在六个星期至两个月内击败苏联。三是野蛮性。法西斯德军所到之处,烧、杀、奸、掠,实行野蛮的种族灭绝政策。苏联人民被迫进行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1941年苏德战场形势
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进攻苏联的闪电战开始。北路由李勃元帅指挥,从东普鲁士进攻列宁格勒一线。中路由包克元帅指挥,主攻从华沙经明斯克至莫斯科一线。南路由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主攻基辅至高加索油田一线。开战第一天,苏联大批机场遭狂轰滥炸,损失了1 200架飞机,德国空军掌握了制空权。经三个星期的残酷战斗,苏军放弃了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苏军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的人员装备损失了一半。德军向苏联腹地推进了300~600千米,但也损失了10万人、1 000余架飞机和大量坦克。苏军初期严重失利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是在大大有利于德国的情况下进行的,德国夺取了欧洲巨大的经济和战略资源,拥有精良的装备和进行现代战争的经验。苏联最高当局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的时间和规模估计不足,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卫国战争开始以后,苏联成立了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按战时体制改组党政工作,迅速把国民经济转上战时经济的轨道。7月中旬以后,德军攻势便受到阻滞。北路列宁格勒始终未被攻陷,中路德军为打开进攻莫斯科通道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进行了将近30天,南路敖德萨两个月始终未被攻下。这就推迟了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时间,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莫斯科保卫战
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次大会战。企图消灭红军主力,占领莫斯科,在入冬以前打败苏联。他调集了80个师180万人,由包克指挥进攻。苏联集中了125万人的兵力,斯大林坐镇指挥。10月2日,德军总攻开始。狂妄宣称10天内攻下莫斯科。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竟令柏林各大报留下10月12日头版重要位置准备登载“特别重要消息”。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45万人参加修筑首都周围防御工事320多千米,市民纷纷组织国民警卫营、摧毁坦克组、巷战班。10月12日,德军尚未接近市郊。10月14日,德军北面只攻占加里宁城,南面只逼近土拉,中路只攻占波罗的诺,但旋即受阻。莫斯科会战中,斯大林始终坐镇首都指挥。1941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24周年。莫斯科红场照例举行阅兵式。斯大林威严地站在列宁陵墓上,检阅了红军队伍,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这一壮举增强了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心。11月15日,德军51个师开展新攻势,企图南北合围,中间突破。红军三个方面军顽强抵御,德军最突出的部队进至距莫斯科30千米处。12月初,莫斯科地区已是寒冬,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20~30度。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德军无棉衣,无保暖设备,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枪栓拉不开,武器失灵。而苏军已穿戴上保暖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12月6日,红军开始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到1942年1月中,红军共歼敌55万人,击毁和缴获坦克1 500辆。德军向西败退150~300公里。的闪电战被彻底粉碎。
大东亚共荣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奴役亚洲各国人民,制定了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扩张计划。1940年7月,第二届近卫内阁以大本营“南进”方针为基础,在《基本国策纲要》中提出此计划。8月1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声明中正式名为“大东亚共荣圈”。它以“共存共荣”为幌子,鼓吹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朝鲜、中国、印度、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阿富汗以及夏威夷群岛等。中国和亚洲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这一计划。
偷袭珍珠港
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是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日本为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9月即开始入侵印度。美国认为这无异于日本公开宣战,于是加强了对日本的经济压力。罗斯福总统宣布“冻结”所有日本资产,接着英荷两国政府也迅速采取了相同的行动。这样,三国就同日本停止了贸易,特别是石油贸易。日本消费的石油,88%是进口的。在禁运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或是放弃扩张野心,或是夺取荷属东印度群岛(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的油田,同美、英、荷等国开战。日美之间的谈判开始进行,双方都想以强硬态度压服对方。日本要求美国取消禁运,并停止向菲律宾输送部队。美国断然拒绝,并警告日本不得再行侵略。双方经过多次谈判,仍然达不成协议。12月1日,日本御前会议最后决定于12月8日开始对美、英、荷宣战。为了造成突然袭击,日本仍坚持与美国谈判到偷袭开始时刻。日本海军司令大将企图一举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决定对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位于夏威夷瓦胡岛的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
1941年,夏威夷时间12月7日凌晨,日本的6艘航空母舰停泊在距离珍珠港320千米处,第一批偷袭的飞机183架于7时55分飞抵珍珠港上空。其中战斗机43架、俯冲轰炸机51架,扫射和轰炸机场,阻止美机迎击;鱼雷轰炸机40架和高空水平轰炸机49架攻击各类舰只,顿时浓烟烈火和爆炸声浪笼罩全港。8时25分,第一批飞机离去。54分,第二批日机171架继续轰炸至9时45分。日本以损失28架飞机的微小代价,消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舰只。港内8艘美国主力舰,4艘被炸沉,4艘被重创,有188架飞机被击毁。当时美国的航空母舰不在港内,幸免于难。这次突然袭击是二次大战中继德军突然进攻苏联之后又一次举世震惊的进攻,它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出乎意外和麻痹大意。
太平洋战争初期状况
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英国也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接着对日宣战的还有“自由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二十多个国家。德、意也对美宣战,美国反过来又对德、意宣战,许多拉美等国家也对轴心国家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珍珠港事变同日,日本对南洋发动了进攻。它投入11个师团、两个飞行集团、3个炮队和一支航空母舰舰队,约40万人。12月8日,侵入泰国,强迫泰国接受了同盟条约。12月10日,日空军击沉了停泊在马来亚沿岸的两艘英国主力舰“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掌握了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部的制海权。同日,占领关岛。22日占领威克岛。25日,占领香港,驻香港英军投降。1942年3月,占领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开战仅三个月,日本强占了380万平方千米土地、1.5亿人口的地区,攻势达到极盛。
(1884—1943)
日本海军大将。新县人。1911年海军大学毕业。曾任海军大学教官、驻美大使馆武官。1933年任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官。1935年任航空本部部长。1936年任海军次官。1939年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次年升海军大将。1941年12月,指挥发动对珍珠港的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中显赫一时。1943年4月18日,坐飞机视察南方海军基地时,在所罗门群岛上空被美机击毙。死后封元帅。
关于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东方战线”问题的研究
1.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基本肯定苏联的缔约行动。王芝在《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和意义》一文中认为,苏联签约“是斯大林的英明决策,是苏联外交路线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它打乱了绥靖主义者和一切反苏势力的战略部署,粉碎了帝国主义早就期望建立反苏神圣同盟的阴谋;使苏联赢得了为战胜侵略者所必需的22个月的时间;在东方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加剧了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很大支持;从国际斗争的总结算看,“对苏联人民以及世界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更有利”。姚昆遗:《1939年苏英法三国莫斯科军事谈判浅析》,《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出版,1984年。还有的同志在分析了战争前夕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外交格局后指出,苏联在“与英法结盟无望,战争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为防止西方祸水东引的阴谋得逞而与德国缔约”是“历史的必然”。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唯一现实的正确选择”。当然,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也不否认苏德条约的某些消极作用。
第二种观点全盘否定苏联的缔约行动。他们认为苏联与法西斯德国缔约背离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和扩张主义野心的反映。在实践中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波兰再次被瓜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引起极大混乱”,等等。(注:师桥昌:《又一种绥靖政策》,《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12期。)
第三种观点认为苏联缔约得小失大、弊大于利。王斯德认为,在当时具体的国际形势下,为了保障苏联的安全,自有它不得不签约的理由,但过早订约效果并不良好,消极作用很大。从国际阶级斗争全局及事态发展整个过程看,“此时此刻签订条约,苏联虽有所得,但得小失大,得不偿失,真正获利最多的则是德国。”从外交策略看,“这也不是最好办法和最好出路”。(注:王斯德:《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8期。)
第四种观点认为苏联的缔约行动是当时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的外交抉择”。李巨廉、潘仁杰指出,苏联与德国缔约既不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和外交胜利,也不是一个错误,而是在当时的复杂国际环境下不得不采取的外交抉择。(注:李巨廉、潘仁杰:《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历史的若干问题》,《世界历史》1979年第5期。)高明振指出,关键的问题是对条约既要如实地分析它的后果,也要充分肯定它的积极作用。两相比较,应当说,“积极作用是根本的、主导的”。(注:高明振:《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几点看法》,《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0期。)
2.关于“东方战线”。在研究讨论中也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持肯定态度,认为二战爆发后,苏联从国防安全出发,迅即把波兰东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罗马尼亚的北布哥维纳以及芬兰南部部分土地置于自己控制下,从而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至黑海的新防线,即“东方战线”。这使德国进攻时必须从更西面几百千米的战线上开始,这一做法是有战略意义的,为苏联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注:刘承学:《苏联边界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9期。)
第二种意见认为“东方战线”对苏联有得有失,应具体分析。张继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认为,“东方战线”扩大了苏联防御德国的空间和防线,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问题在于这条防线是建立在西部弱小邻国的领土上,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与防务,不惜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和主权,暴露了其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带来了严重后果。
第三种意见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东方战线”并没有真正起到巩固苏联西部边境的作用,在德国攻击下,边防很快被摧毁了。相反,苏联侵犯别国领土、主权,伤害了他国的感情,这一点后来为德国所利用,把这些国家拉入反苏集团。而二战后,苏联又未把侵占的他国领土归还,有损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