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笔趣阁_帝国金价持续下跌
1.古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2.1320亿金马克相当于多少白银?
3.在历史长河中,刚果等古代王国都有什么成就呢?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及影响是什么?
古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经查,得出初步答案。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据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据查资料:“上白米(石)九钱五分,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下白米(石)八钱三分,白面(斤)九文,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另记:“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北洋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所看电视剧中,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注:
这两个月黄金价格升幅较大.比如
3月份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千足金报价达到179元/克,南京宝庆银楼金饰品价格已经涨到每克188元,而周大福每克金饰品价格已经接近1元。广州、兰州等地的价格也早就超过了180元/克的大关。
所以文中所提的黄金白银价格都要变化.
知识丰富生活.
参考资料:
1320亿金马克相当于多少白银?
我也找不到太详尽准确的直接证据。
庚子赔款时。中国赔偿给美国33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美元市值2450万
而二战结束后,德国赔偿的1320亿金马克,相当于当时的美元330亿
如果不计这中间几十年的汇率变化,大概相当于白银444亿两。
如果要准确的数字,可能就要等专家了
1873年世界各大国基本都已用金本位。1873年德国用金马克代替旧三马克银币。国际市场上,银子的价格已开始下跌,并很快达到低于拉丁货币联盟确定的1:15.5的比值,同时在美洲银子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也促使了银子价格的下跌.如果在拉丁货币联盟中复本位制还能有效的话,则拉丁货币联盟诸国必需丧失自己的金子,在这些国家中银子要排挤金子,这是不允许的.因而在1874年,法国作了限制,并且在1878年也就完全停止了自由铸制银子的做法(同样,拉丁货币联盟诸国也照样办理). 1893年,亚洲的另一个银消费大国印度,也停止了银货自由铸造
一、德国金马克
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后,金马克迅速出现在流通领域里。第一枚金马克的货币是由普鲁士发行的20马克金马克,时间是1871年。它正面的肖像是德皇威廉I世,边缘有铭文:God With Us,(上帝与我们同在);在威廉I皇帝的肖像上围绕这一排文字:Wilhelm Of German Emperors King .V. Prussia,(威廉是德意志的皇帝,普鲁士的国王),1871年大约仅生产了50万枚的20马克金币,从1872年起产量开始增加,达到了数百万枚,全部由柏林造币生产。同类的金币,在威廉肖像下面改为:B,就是汉诺维造币厂发行,产量达到24万枚;"C"就表示是法兰克福的造币厂,这些都是第一阶段的20马克金币式样,同样的特点:在威廉I世的背面短翅鹰徽的右边都有一个标记'M',这就是第一版式的德意志金马克。
普鲁士成功发行金马克后,巴登公国、黑森公国、巴伐利亚王国、萨克森王国还有符腾堡王国都开始仿效,不同之处:原来威廉I世皇帝的肖像全部换成了各国国王或者大公的肖像,铭文全部换位:xx国王或者大公,xx国王或者大公;例如,巴伐利亚的金马克上的就是这样写到:Ludwig II ,.V.Bayern(路德维希二世,巴伐利亚的国王);这样就是出于对普皇(德皇)的尊敬,同时也符合“帝国货币法案”的规定。
1872年开始,10马克的金马克也开始发行流通。货币的图案以及文字都是和20马克的金币一样的,1875年汉堡市也加入发行金币的行列。威廉I世皇帝于1888年逝世,在这之前,5,10,20马克的金币,都是由柏林、汉诺维和法兰克福的造币厂铸造和发行。弗里德里希三世继位以后,柏林造币厂赶紧铸造类似的金马克货币,但是好景不长,弗里德里希三世,同年的6月也病逝了,因此在这99天内,德国就失去了两位领袖;威廉II世继位,他要求要换一种马克的版式,因此新的设计方案由奥托.施瓦茨带到了柏林,皇帝陛下非常满意,这样一来,帝国的所有马克,芬尼货币的背图全部改版为“长翅鹰徽”,里面的含义就是‘上帝保佑德国的皇帝,福泽延绵’。1890年以后的所有马克金币,银币以及小芬尼的背图都换上新的“长翅鹰徽”了。
这里再谈谈短占的5马克金币,1877德意志中央银行发行5马克金币,这金币很小,只有17mm大,克数是2克的金币,含金量%90,只有10马克克数的一半,20马克克数的1/4;但是,当时的世界金价已经开始升值了,对银行来说,如此小克数面值得金币成本相对很高了,与同面值的5马克银币比较,明显处于劣势:过高的生产成本和流通的不信任,于是5马克金币在1878年就很快的退出流通了.
在诸多的帝国流通金币中,除了普鲁士,巴伐利亚,汉堡等地的比较常见,有许多是相当稀少的!举个例子:梅克伦堡-什末林公国的10马克和20马克金币,共有6种,发行的总数加一起也只有'25万'枚,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还要稀少,只有20马克金币一种,发行量只有'6750'枚。
到了1914年,帝国的金马克发行的区域相当之广,最远涉及的是德属东非,在那里发行了面值是15卢比的金币,不过铸造相当简陋。1915年,最后的金马克-威廉II世身穿戎装的20马克金币在普鲁士发行,随着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就没有发行金币了,直到1919年第二帝国灭亡。
金马克如今存世相当稀少,虽然普鲁士,巴伐利亚,汉堡的量还算大一点,但是经过如此长的年代,也没有多少了,这里介绍两件影响金马克的:(1)20世纪初,世界金价高涨,金本单位逐渐失去流通意义,欧洲各国开始减少金币的发行量,同时开始回收市面的金币,融掉去做金砖,用于金本储备,德国也是一样的;(2)一战战败后,德国最为战败国必须赔款。 。 。赔偿的数额是天文数字的金马克,所以绝大多数的金马克都送进战胜国的口袋,化作它国的金砖用于储备。 。 。命运相当悲惨。 。 。因此,相较同期的外国金币,金马克显然更具收藏和投资价值的多。
在历史长河中,刚果等古代王国都有什么成就呢?
古代非洲有国家吗?回答也是肯定的。尽管国际学术界已经惯于用西方的标准和话语权来定义国家,但具有武装力量、法律和固定边界的政治体很早就存在于非洲大陆。对古埃及以外的非洲其他地域的文明,人们或不甚明了,或极力否认。
公元前9世纪的库施王国将努比亚地区的辉煌写上了世界史。这个王国兴起于尼罗河中游的栋古拉地区,位于圣巴卡尔山的纳帕塔成为首都。此后,它从第四瀑布以南地区一直向北扩张。在公元前8-7世纪,它征服了埃及,成为古埃及第25王朝的统治者,以“努比亚的统治者”的名称流传至今。
然而,将库施击败的是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王国。阿克苏姆文明兴起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虽然在早期受到南阿拉伯地区的影响,但它的本土特征是不容置疑的。根据出生在亚历山大城的天文、地理学家托勒密的记载,阿克苏姆城的修建和阿克苏姆王朝的出现可上溯到公元前2世纪。这一点得到了约公元一世纪出版的《红海回航记》的应证。
埃塞俄比亚古代农业的发展程度是非洲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著名的英国非洲史学家巴兹尔·戴维逊认为“在山坡上修建梯田和灌溉工程的文化是非洲东部和东南部早期文明一个不可分割的重大方面”。1893年访问过提格雷的欧洲人是这样描述的:“四野的群山布满了梯田耕地……在希腊或小亚细亚任何地方,我都没有看见过像这个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谷地那样规模巨大的山间梯田。过去定有几十万英亩被精耕细作着,几乎一直耕到山顶;而现在,除了一条条整齐的土畦以外,什么也没有留下来。”阿克苏姆王国的居民种植了大面积的谷物。多个国王发行的钱币上的谷穗可以表明农业生产是这个古老王国重要的经济基础。根据铭文记载,阿克苏姆王国的一名地方行政官曾施予管辖区的百姓520坛啤酒和20600个面包。
畜牧业一直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手工业也相当发达。从占据着连接非、亚两个大陆之间重要海上通道的两个重要港口这一点来看,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是阿克苏姆兴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皮货和皮制品是外贸的主要商品之一。毫不夸张地说,阿克苏姆是当时世界贸易中的第一流贸易大国,巨贾云集、商品荟萃、物流繁忙、关税严格。由于贸易通畅和交换需要,阿克苏姆从公元3世纪起成为热带非洲第一个铸造金属货币的国家。发行金属货币既是一种经济政策,也是一种政治措施,它表明这个国家物质丰富,政治稳定,主权独立。
1325年,马里帝国国王曼萨·穆萨一世曾到开罗朝觐。他所带随从达数万名之多。由于他所携带的大量黄金和慷慨的施舍,开罗市场的金价据说因此下跌了12%。他的头像也因此上了欧洲的早期地图。加涅姆-博尔努是位于乍得湖地区的古代商业帝国,其领土在不同时期涵盖中非和西非部分地区。刚果王国的成就曾令欧洲人震惊,至今仍留有一幅荷兰代表团跪地拜见刚果国王的。大津巴布韦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著名古迹。它那椭圆型大围城的无灰浆无缝隙的建筑技术及设计风格至今令世人迷惑不已,其博物馆里甚至还存放着包括中国瓷器的早期贸易品。
非洲古代王国有大有小,成型有先有后,但非洲的一些国家很早就进入了国家形成的阶段,这一点不容置疑。近年由英国广播公司和英国非洲学会共同制作的一份有关非洲文明的动态地图也说明了现在人们对非洲早期文明的认可。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及影响是什么?
资本主义阶段,商品输出,因为有不等价的交换(手工制品中人力劳动量的耗费,与机器工业品中人力劳动量的耗费),导致中国大量的劳动量实际为欧美占有。导致生产的积累方面,中国一直吃亏,以至于最后国力的衰落。
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控制实体经济,超额利润大量回流宗主国,产生了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更为明显,同时又有金融领域的控制。导致当时大规模的建厂、修建路矿,反映到上层建筑,清的破产以及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壮大,与此有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