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教旨主意产生的历史背景

原教旨主意产生的历史背景

哈马斯推动国际油价_哈马斯迎来强援

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形成的社会原因

伊斯兰教是非洲、阿拉伯地区人们的传统信仰,又是一种人生哲学和民风民俗。伊斯兰具有其它思想、制度无可比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呼吁复兴伊斯兰,并掀起广泛运动,这并不仅仅是由宗教因素引起的。

各种政治模式探索失败的起因。伊斯兰国家独立或半独立后,赶走了西方殖民者。在30多年时间里,穆斯林国家探索着发展和建设自己家园的道路,采取过各种政治模式。

大多数伊斯兰国家独立初采用了自由主义的宪法和议会制。但民主的产生不是由于中产阶级的增加或贸易上的需要,也不是由于公民施加了压力。在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和印尼,自由主义是不在位的地主、城市名流和大商人的特殊领域,是与商业有联系的城市律师和政府官员的领域。所以,传统的庇护制仍然盛行,人民大众被当作受庇护者,没有享受到西方式民主。由于这种自由不能处理伊斯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问题,于是议会民主作为民族发展模式受到贬损。一旦遇到较长时间经济危机或军事失利,议会自由主义就会崩溃。由于其许诺的现代化理想与显微成效间的差距,议会民主的合理性受到怀疑。

20C上半叶欧洲曾盛行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对于爱国主义意识不甚强烈的亚、非和拉美一些国家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模式。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曾被认为是为那些把经济振兴和文化复苏作为目标的国家提供了最理想的解决方法。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各国的青年运动。但两次世界大战对第三世界国家产生了强烈影响,成了这些国家的分水岭。新政治精英们对传统殖民势力(英、法)的衰落感觉更加强烈。战争和经济危机把伊斯兰社会推向新时代的泥潭。很快,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不再吸引他们。美苏的全球性影响取代了殖民主义的欧洲。

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软弱而不稳定。由于部落传统的庇护制与国家正规宪法之间存在矛盾,政治空间扩大了,出现了许多党派和组织。改革在社会福利方面收效甚微,却扩大了军队,建起了学校。为了刺激工业生产,相对有效的政治管理应运而生。在军人、教师、官员、医生、工程师和新生的工人阶级等阶层中,涌现了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思想。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府和政党提倡或采用了社会主义形式。到1950年,传统赛莱菲式的爱国主义及多党议会民主制被社会主义和战斗的民族主义取代。但这些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并非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有人说它是重商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恩克鲁玛的泛非社会主义、赛古·杜尔的村社社会主义、尼雷尔的乌贾马社会主义和工人自管主义、纳瑟尔的阿拉伯社会主义、索马里的社会主义等都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资本密集型工业不能解决失业问题,不利本地开发;以沿海为主的工业布局不合理;奢侈品或半奢侈品的生产没有给广大群众带来好处;农业受到损失,政府税收减少,粮食不能自给,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国有化部门如石油、矿山仍然为国际跨国公司的需要服务,非洲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减少,而从中产生的官僚阶级利用职权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扩大了有产者和无产者的鸿沟。

1950-1970年间,伊斯兰国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家作为复兴和改革的中心机构变得日益重要,其改革重点是现代化、工业化和土地改革。宗教不得不屈从于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人民大众及众多新目标。土耳其第一位总统凯末尔(1881-1973)于1922年和1924年分别废除了奥斯曼苏丹和哈里发,用世俗的欧洲法律代替了沙里亚 。国家从法制上摆脱了宗教对国家的控制,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和不受限制的夫权,建立了一夫一妻制和较为平等的婚姻家庭关系。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摆脱宗教控制,建立统一的国民教育体系。世俗国家这些不敬神的改革使伊斯兰教在政坛上失势了。因此,复兴伊斯兰教这个民族的基本信仰成了新一代信徒的当务之急。

以上种种“舶来品”(exotic)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模式没有给伊斯兰国家带来期望中的效果。物质没有富裕,精神失去依托,政治专制腐败未能根除。因此,在群众之中产生了向伊斯兰回归的倾向,希望通过第三条道路——伊斯兰道路——来改变此种面貌。

经济困扰和贫富悬殊的导因。独立以来,伊斯兰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采用了多种形式。但由于脱离本国国情,一些国家盲目接受了“超越发展”理论,搞“社会主义”或实行西方“消费社会”发展模式,以致造成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产业结构中,农业的比例下降,但总增长率没有提高,生产力没有发展。农业总收成虽有所增加,但由于内战、边界冲突和自然灾害,粮食仍然短缺。

独立后,中东地区曾特别注重工业发展,但发展速度仍然很慢。由于殖民统治者强迫被奴役国家生产他们所需产品,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直是畸形的,独立后仍很难改变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形式。大多数国家依靠一两种初级商品出口。这种单一经济结构最易受国际贸易条件恶化或其他国家因素的影响。

社会结构方面,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化、传统价值观和不适宜当地的现代主义的影响,导致城乡差距扩大,消费畸形结构。由于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的费用就相应减少以便用于赡养等福利问题。人口结构也不合理。另外,由于农村经济被破坏,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引起就业困难,居民经济和社会观念发生变化。面临贫困和失业的人们极易转向原教旨主义,尤其是青年人,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如此之少,更容易走上极端道路。

许多国家负债累累,远远超出了偿还能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产油国积累了巨额石油财富,但却落入了王公贵族、部落酋长和军政要员手里。当权者照搬西方模式,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有些要员和商人合伙,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政策,从中得利。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与伊斯兰平均主义产生冲突,使宗教势力重新抬头。原伊朗国王巴列维因为实行“白色革命”即全盘西化而被逐出国外。

伊斯兰文化认同感丧失的反应。随着殖民入侵的深入,以人文科学和自由主义为特色的西方文化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渗入到伊斯兰世界,对伊斯兰传统文化结构产生了强烈冲击。有识之士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去、传统及文化,倡导宗教政治改革,借鉴和采用西方实证科学思想以谋求伊斯兰社会现代化。他们把人的现代化放在仅次于经济现代化的位置,主张发展教育。改革中心是以伊斯兰教为主的传统教育,如男女学生同窗共读,妇女可以不带面纱、享有工作权及婚姻自主权等。这些改革改变了社会意识和人的观念。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增加,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随之而来,西方生活中的腐朽内容冲击着古老传统和习惯,统治阶层过着西方化的享乐生活。为了对付原教旨主义,一些西方国家有意识地进行了文化渗透。伊朗对此不安,其宗教领袖最近向新老志愿者指出了新的敌人:“文化侵略者已粉墨登场,他们带来了**、诗歌和文学,那些假文人的言论试图污染革命的一代。”这些人花钱拍摄片并免费提供给伊朗青年。伊朗是原教旨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国家,西方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动摇青年的意志。

在世俗国家,统治阶层西方化的生活使中下层人民想起了殖民时代和帝国主义,引起他们深深的憎恨;前者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效仿又损害了穆斯林对自身的认同。很多所谓西方化了的穆斯林对于还未成为不折不扣的西方人似乎甚感无所适从,他们有一种照搬舶来品的感觉。按照他们的形象,他们既非西方人又非穆斯林,因此就无从谈起他们自己的任何认同。

原教旨主义把伊斯兰文化的失范和穆斯林认同的丧失、社会的腐化堕落及一切邪恶、不义之举都归咎于西方价值观念的植入和偏离伊斯兰正道。他们认为,要摆脱自身目前困境,要有效地抵抗西方文化侵略,只有在宗教上返回原典,在文化上返祖归根。伊斯兰教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和整合性功能,它能将宗教、政治和文化凝聚在一起。它既是一种精神信仰,又是一套政治制度;既是一种神学学说,又是一种生活哲学;既是一套伦理规范,又是一套生活方式。原教旨主义的发展与伊斯兰教的特殊性不无关联。它既是穆斯林们内在幻灭感和失衡感的外在表现,又是宗教道德使命感的内在驱动。

某些国际因素激起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精神。阿拉伯国家独立后,曾以民族精神为纽带,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以色列的侵略。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原因,未能采取有效的联合行动,致使美国支持下的以色列有力量进行扩张。阿拉伯国家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丧失了大片领土,包括西奈、戈兰高地和约旦河两岸。那以后,埃及单方面与以色列媾和,签订了埃以和约,这被认为是丢了穆斯林的脸。萨达特因此被当作穆斯林世界最大的异教徒而于1981年被埃及原教旨主义组织刺杀。但他的“耶路撒冷”之行却结束了阿以长期全面对抗的局面,开始了就巴勒斯坦问题同以色列的谈判。埃及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许多阿拉伯国家同它断绝了关系。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阿以冲突的相持阶段,阿拉伯放弃了“三不政策”,以色列自恃强大军事力量和美国袒护,仍持强硬态度,美苏从各自利益出发玩弄“零合游戏”。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的召开标志着阿以冲突步入和平解决阶段。由于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冷战时代宣告结束。在美国推动下,中东和会如期举行。在第八轮谈判中,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原教旨主义组织哈马斯并了以色列边防警官,以当局报复而驱赶了418名巴勒斯坦人,致使谈判双方不欢而散。阿以冲突的人拖不决很伤穆斯林的感情。

海湾战争、苏联解体使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二战以来最令人瞩目的变化。美国曾因偏袒以色列而得罪过大批阿拉伯国家。1990年8月,它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而改善了其在中东的战略处境,政治影响明显上升。苏联解体使美国在中东失去了对手,两极对峙旧格局被打破,美趁机把中东作为它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试验场,以形成美国领导下的中东新格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共运遭受挫折,一些非洲社会主义国家已放弃或将放弃社会主义,这些国家积聚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激化。美、法等西方国家利用它们政治软弱、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等一些暂时困难,强迫它们实行多党民主,使这些地区发生有利于西方的变革。西方国家还将民主与援助挂钩、人权与合作联系,推销其民主以彻底消灭社会主义在非洲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世俗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已经减弱,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试图填补这一意识形态领域的真空。人们对苏联和东欧的变化感到惶恐,对西方施加的压力感到愤慨,原教旨主义者认为西方代表富裕的穆斯林来同贫穷的穆斯林作战。原教旨主义势力在这一民主化过程中异常活跃,发展迅速,它们利用从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过渡,分享权力或夺取政权。由于有民众的支持,在选举中它们很容易取得成功。

总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并在90年代再次高涨都不是偶然的,它是由于阿拉伯国家内部长期经济困扰、政治专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贫富悬殊加剧、思想混乱及文化失范等社会矛盾激化引起。原教旨主义在民主化过程中的高涨又与冷战结束、世界处于新格局形成中的国际大气候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