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金银贸易场成立一百年了吗? 听说是1910年建立的

2.宋朝的五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香港金银贸易场成立一百年了吗? 听说是1910年建立的

金价历史走势十五年_金价十五年来最高

对!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以下简称本场)成立於1910年,当时称为〔金银业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後(1918年)才正式定名〔金银业贸易场〕及登记立案。组织与规模不断成长扩大,以至今日,建立了恒久的基业。

创立本场之前贤,皆为当时之找换店及经营各埠汇兑之银号东主或主事人,战後出任本场***的何善衡先生、何添先生、伍絜宜先生、梁季彝先生、董仲伟先生、马锦灿先生等皆为香港各大华资银行的创办人。九十四年前,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後,香港流行买卖碎金碎银,後发展为钱银台,再演进为银号,至现代的银行,本场纯为顺应钱银业的发展而创立。因此之故,本场虽以金银买卖为主要业务,但战前还有〔八九〕大金、银元大洋,战後还有美钞、日元、西贡纸、菲律宾披索和墨西哥金仔等买卖,与金条买卖同时在本场双边进行。至1960年,由於美钞现货交收困难而时停时复,终以交收闲静而於1962年正式停顿,祇馀金银交易以迄於今。

九十二年来,金银业贸易场凭著严密而有效的规章制度、从业人员的信守精神,虽然不断遭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在香港黄金巿场巍然屹立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本地及国际投资者、金商,提供了一个具有连续性(Continuity)、流动性(Liquidity)及深度(Depth)的黄金巿场,可以让大家充份利用黄金作为投资、投机、对冲和套戥的对象。

本场创立至今,除1941至1945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而关闭外,其馀时间,均依照章程营业,为投资者服务。最值得本场自豪者厥为 1980年1月,蘇联挥军入侵阿富汗,金价於1月18日创历史高价,每両达港币$4,855.00,惟於同月23日巨幅下挫,最低见港币$3,590.00,数日间高低价相差达$1,200.00,当时全世界主要金巿,悉数停板,独本场制度健全,应变有方,是全球惟一照常开巿的金巿。

1983年2月初,由於石油降价,美国联邦储备局收缩银根、利息高企等因素关系,金价一度大幅波动,美国、新加坡等金巿先後停板,惟本场仍继续开巿,如常买卖。基於上述两例,投资者对本场之连续性可以绝对信赖。

就流动性而言,投资者如拟将手上的金条兑换为现款,或将持有的投资平仓结算,数十年来都顺利进行,并无投诉。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本场於1970年1月15日为了把945K金改回99作为标准,以符合首饰之需要。当时本港巿民所存之945K金超过10万両以上,本场行员一律按照945与99之成色比例,十足收回,未有发生任何纠纷,由此可见,本场金集团成员之信用昭著,及本场金条流动性之高。

就深度而言,虽然本场因为黄金价格波动而有交投兴旺或淡静的不同时期,但是在八十年代初,金巿兴旺时,本场每日成交多逾200万両,历史证明,本场行员实力雄厚,旺巿时,要处理大量的买卖,并无问题。

我们转换另一角度,从国际性因素来看本场。香港开埠至1939年,黄金进出口及买卖都是不受限制的。1939年,由於香港加入英镑区,要实施外汇管制而黄金的进出口也在管制之列,所以战後外国黄金进入香港是经过一个独特的途径,这途径是将外国的黄金运至香港时即由一众多洋行组成的专营公司转口到澳门的王安行,再由澳门以私人各种不同方式带回香港。这情形直到1974年1月1日香港政府撤销所有对黄金进出口的限制才告改变。

商人恢复直接办运黄金,对际金融中心地位提高有莫大好处。事实上1974年後,伦敦和瑞士的金商陆续来港开设办事处,扩展他们的业务,黄金的进出口及转口和本场的业务,在随後几年都取得飞跃的发展,至1980年初达到顶峰。

香港巿场可以在国际金巿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稳定、贸易自由、尊重私有产权、法治基础深厚,而交通运输便利、通讯设备先进、金融体系健全、监管制度严谨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指出的是香港位於亚太区,因为时差的关系,填补了纽约收巿後,伦敦未开巿前的一段时间真空,方便国际投资者继续在香港买卖,或进行对冲或套戥等活动。国际性的黄金买卖全日24小时在欧美及亚洲地区不断进行。

长久以来,本场与香港政府都保持一个互相尊重而又合作的关系。香港政府对商贸发展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本场实行自律,严密约束行员,数十年来,无论本场与行员、行员与行员或行员与投资者之间,可说纠纷甚少,如果不幸发生,亦可大家协商,予以解决。历年来政府官员及社会人士均对本场之自律成功赞誉不已,本场亦不敢自满,时刻自励改进,长期与财政司及财经事务局保持密切联系,遇有重大改革,必先徵求政府意向,方始实行。

本场是一个将现货及期货结合为一的巿场,既有现货交收,但又可通过支付仓费,延期交收,因而产生期货的功能。这套独特的买卖制度,交易运作是我们的先贤数十年前殚精竭虑创造出来的心血结晶,经过数十年的风波考验,证实运作良好,如黄金般的有恒久价值。

本场买卖的黄金纯度有两种,分别是纯度99%、重量为5金衡両的金条(称99金)及纯度99.99%、重量为1公斤的金块(称公斤条)。九九金的交易单位为100金衡両(1金衡両相等於37.429克或1.2033金衡安士),最低价格变动为5角,而公斤条的交易单位为5公斤,最低价格变动为1分。所有黄金买卖是以港元报价及结算,为方便国内的投资者,公斤条同时提供以上午及下午公价为基础的人民币报价。

以下是交易制度的简介,行员或其出市代表於交易大堂内以粤语公开叫价,辅以手号进行买卖。这种买卖方式,在外国称为 Open Outcry,现在部份主要的期货市场仍然采用这方式交易。本场买卖一周五天,星期一至五分早、午市,时间为上午九时正至中午十二时卅分;午市则为下午二时卅分至五时正。当买卖双方交易後,於十五分钟内,沽方负责填写交易票据,交买方确认後再交予本场结算部登记交易及更新每名交易行员的存欠仓,以控制风险。每市完毕,本场会对所有交易作中介结算,然後把结算结果交予指定结算银行,每日上下午釐定公价(作结算用),公价的订定依随釐定时的市价,99金以5 元的整数计,公斤条以5分的整数计。

所有行员的买卖合约价与公价对比而入帐结算差额,盈亏皆与本场相对清结。所有营业行员均须在指定的同一银行开设帐户,以利结算。早巿在下午已结算清楚,午巿则在晚上。

我们上面说过本场是期现合一的巿场,它的原理是这样的,贸易场的买卖虽然以现货为基础,即日平仓交收为原则,但我们有一套交收仓费的制度,可以将现货交收延迟至翌日,甚至无限期递延,直至平仓为止,因而发挥期货的功能。仓费是每日早上11时正(99金)及11时15分(公斤条)在巿场公开议定的,届时有意交收现货金条行员分别登记上板,由现货供求决定是日的仓费。

仓费的釐定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1)黄金的供求及(2)港元利率的高低,如果现货黄金需求(认收)较供应(认交)数目为大,收取黄金的买家可向要求延期交出黄金的沽家索取仓费,以作补偿,即由持好仓者收取仓费,持淡仓者付仓费,行内术语称为〔高息〕或〔加仓费〕,同一道理,由持淡仓者收取仓费,持好仓者付仓费则称为〔低息〕或〔低仓费〕。如果认交与认收实金数目相等,买卖双方均无异议时,仓费便作订定论,假如买卖双方都不用付息的话,行内称为〔平息〕。

关於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透过两项措施,第一是设立保证金制度。每一行员的信用额目前是1,000両或75公斤,在这范围内免付保证金,否则每100 両须付保证金港币7万元及每5公斤付保证金港币9万5千元予本场。信用额両数及保证金银码均随金价波幅由理监事会随时调整,以平抑风险。记得80年初旺巿时,每百両保证金高达港币16万元。因为有这个机制,所以贸易场於历次黄金风险潮中均能履险如夷,平安渡过。

另外一项重要的措施是折价停板,根据本场章程,金价上落价位与前巿公价比较,每百両相差达到港币400元(公斤条:每克港币10元),即需实行折价。举例而言,依目前保证金标准,上巿公价为3,500元,现巿於未定公价前已上升至3,900元或下跌至3,100元,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实行折价,而折价与一般巿场升跌停板差不多,本场依例需由理监事会通过公布执行,宣布公仓买卖停止,以折价价位为公价,立即登记上板交收现货,议订仓费,所有公仓买卖,一律以公价折实,作为了结,并照公价交收,折价後需隔两巿时间,然後才可以复巿,买卖需要从新开始。

宋朝的五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北宋一两银子能值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 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呷艘铝? ,厨料, 薪炭诸物,增给 ,公用钱,给券 ,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1500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其他朝代: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__________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____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__ 白__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小狼的补充: 狼还是提醒一下吧~ 据载汉代金银是作为流通货币的,但是到了后来就不是了,尤其是五代十国,这段时间流通的主要货币是前朝的铜钱,当然各个国家也有铸币,到了宋代金银依然不是流通货币,也就是说金银的主要用途是上贡(比如南边小朝廷向北边)赏赐(官家赐给下臣),如果平时你用银两,别人是不要的,需要到专业部门去按市价兑换成铜钱。当然作为生意人如果是大笔生意狼以为用银两应该也是可以的吧,不过两边得说好才行~后来“交子”(纸币)的诞生大概就是因为不方便吧…… 所以各位写猫鼠或者五代十国同人的姐妹们可千万不要写着写着银两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在《远游》里也有,不过小仙的意见是,如果每一样都考据,那就没办法写小说了……呵呵……问题不少问题不少啊…… 至于五代十国,除了唐代的旧铜钱,由于各国也铸造了新钱,之间就存在一个汇率的问题,据说当时南唐通货膨胀时,很多钱与旧铜钱之间都是十比一……|||||||| 狼都在研究什么呀…… 至于铜钱与现代人民币的兑换,哈哈,由于生产力在进步,所以狼算不出来。 众:废话啊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