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句话说说你最穷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2.一块二毛五,两个半,一块七,两个就是三块四这个是什么意思?

3.鲁迅当年每月收入仅有350块大洋,放到现在是什么收入水平?

4.父亲说70年代他月工资45块钱,一家四口够用,是真的吗?

5.转眼四十年过去了,你知道七八十年代交公粮是怎么回事吗?

一句话说说你最穷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油价几块钱_油价三四块的年代是什么

我去学校食堂吃饭不用钱,因为有勤工俭学,只要帮忙打饭帮忙洗碗就好了,每个月还有150块的补贴,钱不多,但我还是去做,因为真的穷。

大学的伙食费,在很多工作的人看来,其实一点都不高,很多年后工作了可能还会想念食堂的饭菜呢。

但是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呃,这个饭菜跟我们高中的比,好像差得不是一点两点啊……

高中的时候,因为叔叔是学校的老师,有老师的餐券可以用,所以我经常是伙食吃得比别人好。而到了大学,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吃,但是那饭菜的质量,真的是不敢恭维……用我们最通俗的话说,除了是熟了的,一无是处,一点都不好吃。

因为穷,所以学校勤工俭学的名额给了我一个。

这里面有当宿舍管理员的,有当饭堂打工的,我先是选了饭堂打工的工作。

食堂那边会分配好工作,比如我们周三周四周五,三天上午的课程比较少,小陈是周一周二的课程比较少,我们的时间分配就以课程来分,尽量不影响学习。

而食堂打工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清洁桌面,收餐盘去洗的,就算第四节有课也没有关系。一类是在食堂打饭的,这个就需要第四节课有空,早点过去打饭,因为有些学生,早餐不吃,午餐却很早去吃。

说实话吧,穿着围裙,戴着口罩,一开始站在食堂里面打饭,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同学,心里确实是会有一些抵触、难过的情绪,别人在橱窗外,我却在厨房里……但是慢慢,做久了,也就适应了。

我是依靠我自己的劳动,在获得我的收入,“混饭吃”,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可耻的。

都说人穷志短。可是,实际上,我们更有志气去改变我们的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知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我们不喜欢去跟别人哭诉生活的不公,而是慢慢承受这一切。用自己能够做的,去改变现实生活,让自己,让家人,过得好一些。

我们比别人更加努力,比别人更能吃苦。我们不需要别人给我们灌心灵鸡汤,穷,就是最励志的鸡汤。

后来,我知道了,还有比食堂打饭洗盘子更好的工作,所以在工作期满之后,食堂工作我就没做了。而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兼职,在兼职中收获更多的技能与知识,也赚到了更多的生活费。

生活不会一直穷苦,怕的是我们自我放弃,自我设限,让自己活在一个狭隘的世界里,不去努力,只等着幸运、幸福从天而降。你觉得呢?

一块二毛五,两个半,一块七,两个就是三块四这个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要爱我的意思

一块二毛五意思是:指要爱我啊,谐音125。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数字谐音是从网络聊天中产生,用数字代替词语的交流方式。数字释义:0--代表圆满、完美、无尽;1--代表唯一、你、起点;2--代表爱、两人世界。3--代表想念、生命、生活;4--代表是的、时时;5--代表我、无、也是勿,也可以理解为不分你我;6--代表顺利、溜达;7--代表请、亲、起、气;8--代表发、拜拜、不;9--代表久、就、求。

鲁迅当年每月收入仅有350块大洋,放到现在是什么收入水平?

要根据当时的物价和现在的物价来换算。以1933年的物价作对照,当时大米的价格为每斤大洋四分钱,牛肉的价格为每斤大洋三角钱,再参照现在的物价,可推算出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10元。

《鲁迅日记》中,对鲁迅的职务和薪水都有过详细记载,鲁迅在1912年至1926,做了14年的公务员,他的薪水也是一路上涨,从最开始的每月60块大洋涨到了每月360块大洋。

鲁迅当时的360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39000元,不过当时民国政府财政紧张,鲁迅实际到手的工资并没有这么多,大约有200块大洋,这也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22000元,也算高工资了。但我们知道,鲁迅的身份可不只是教师,他还是一个著名的作家,这就意味着他还有着很丰厚的稿酬收入。

在1927年到1931年这四年间,鲁迅因为给教育部做“特约撰述员”,获得了14700块大洋的稿酬,相当于现在的160多万元。

鲁迅每月还会在一些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这也会使他获得一定的稿费,鲁迅每个月大约可获得500大洋的稿费。同时,他从著作版税中获得的收益也非常惊人的,例如仅在1929年,鲁迅就从北新书局获得了“版税损失”2万大洋,这等于鲁迅一次性获得了两百多万的收入。

鲁迅当时的收入可以跟现在的曹文轩、刘慈欣等当红的高收入作家相提并论了,也算是一个很富有的作家。鲁迅获得很高的稿费,这点并不让人羡慕,毕竟鲁迅的才华和能力在那里,获得高收入也是理所当然,但他的教师工资,就让很多高校教师羡慕了。

鲁迅在1926年担任厦门大学教授期间,月薪是400大洋,次年在中山大学文学系担任主任时,月薪又涨到了500“国币”(国币和大洋基本等价)。从这点看,鲁迅的教师工资确实非常高。

鲁迅的高工资,在民国时期绝非个例,而是高校教师这个群体的收入的普遍现象。根据当时的规定,教师的工资不能高于600“国币”,助教的工资也不能低于100“国币”,从这点看,当时的高校教师都有着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这也使得高校教师都很认同自己的职业,也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到教学活动中,这促进了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却普遍较低,以江苏地区为例,上世纪30年代,小学教师的工资大约为每月10元,最低的为每月5月,这与收入颇丰的高校教师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父亲说70年代他月工资45块钱,一家四口够用,是真的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父亲说的。我是60年代初出生的。70年代,我基本上在读高中,初中,高中,在农村当知青。我对当时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说我既是体验者,也是鉴定者。那时候我的生活圈里没有富裕的家庭,没有同学,没有亲戚。就城市居民而言,贫富差距是存在的,但并不突出。比如像题主说的,家里有父母或者一方有固定工作,按月领工资。这样的家庭会更好。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月入稳定在40元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是挺不错的。

就我的家庭,邻居,亲戚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为什么“四口之家”月收入不低于40元就好了?因为当时:第一,“物价水平”很低,人们只想“吃好穿暖”。一般没有高要求,没有高端货;

第二,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似乎除了蔬菜、酱、醋和盐,其他的谷物、油、肉、织物、肥皂等。被带进“计划供应”的物品中,有票和代金券,如“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这些都是高端商品(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有黑白电视,但普通家庭没有)。虽然他们也有票,但大多数人买不起。

第三,那时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除了过年和孩子开学的时候多花钱,每月的定期支出无非就是:通过购买粮票或者粮票购买一个月的家庭供应的粮油。就我居住地的大米而言,每十公斤的价格是“一元三十八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个月一百公斤的粮食供应只需要十三块八毛。这可以说是一个家庭每个月最大的一次。另外,大部分蔬菜是按几毛钱一斤算的,盐是四毛钱一斤;肉是凭票供应的,有时候几个月买不到一次,每斤价格只有几毛钱;开学我交学费和杂费。我记得每学期2块钱3分钱。课本只有“语文、算术(语文)、自然(初中起的政治课本)”,合计不到一元;

就穿着而言,可以每年用布票买几尺棉布,在裁缝店缝一套新衣服。鞋子通常是母亲用“穿过的衣服”上的旧布手工缝制的,也要几块钱;当然治病是要钱的,但是那时候父母孩子很少去医院看病。如果他们有任何头痛或感冒,他们的父母会煮一些草药喝,这仍然很有效。一般来说,那时候十块钱的钞票叫“大团结”,大钞票可以买很多吃的。因此,当时纸币和硬币的使用量很大。就40元而言,在普通人眼里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如果规划得好,每年还是会有一定的平衡。

转眼四十年过去了,你知道七八十年代交公粮是怎么回事吗?

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或者更早的农民都记得,当年种地是要交公粮的,那时农民所有的生活开支就是靠种地,年景好的时候粮食就能多打点,不好的时候就惨了,也许当时年纪小,不懂得世事艰辛,每天只想从母亲鞋筐子里翻出一枚硬币,到货郎那里买一块月牙糖果美美的品尝,对于交公粮仍停留在那个穿着大裤头,第一次跟着父亲一起去粮站的情景。

那时一切耕种纯靠人力,麦子成熟后,父亲都会把打好的小麦用架子车推到村南头的场里,暴晒两三天,然后扬尘除去杂质,装在有补丁的麻皮袋子里,这些袋子都是以前装化肥用的,化肥用完后洗干净晾干就能装各种东西,我帮着父亲撑口袋,父亲用木掀铲住小麦向袋子装,装了差不多的时候,父亲会把袋子抬起再放下,夯实小麦然后继续装,一般都要到日落西山,月明星稀的时候才能结束装麦子。

接到村里通知,轮到了我们村该交公粮,父亲提前一晚上把小麦装在架子车上,用麻绳扎牢,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父亲喊上我一起去交公粮,说是熟悉下过程,以后我也要走这条‘’路‘’,大路上人很多,都是村里或周边邻村的人,大家互相打着招呼,我跟在父亲的车后面,走的累了父亲就让我坐到架子车上歇着,那时感觉挺好玩,因为不用学习,还不用割草,将近中午的时候才赶到粮站。

那是一座石头砌成高高的院墙,大铁门,粮站的牌子很醒目,这时候架子车已经很多了,在门口排成很长的队伍,由于天气很热,大家都拿着毛巾不停的擦汗,清一色的褂头子、白毛巾、架子车,都着急的等待喊自己交粮,粮站的工作人员很牛,在里面大声的喊着,交公粮的农民也不敢争吵,都顺从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生怕自己的粮食交不掉,因为粮站工作员让过才能过,不然还要拉回去重新换粮食交。

轮到父亲交公粮时,太阳都快落山了,父亲忙推着进到粮站里面,把口袋搬到地上,解开扎口绳子,工作人员用手在里面翻抄下,然后拿几粒到手上看看,放进嘴里咬咬,说还行,可以放到磅秤上过重量,父亲显得很高兴,很快把粮食称好,拿着工作人员递过来的一张纸条,用车子推着送到粮站仓库里,里面的粮食堆成山,第一次很看见震撼,仓库起码十几米高,到处都是麦子,我刚想跑里面再看一看,就被粮站人员呵斥住了,只能乖乖的看父亲把麦子倒入麦堆,这一年交公粮算是完事了。

现在想想,时间过得太快,父母已经满头白发,我也四十多了,能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生活依然艰辛,我多么希望这只是做个梦,梦里,父亲在准备去交公粮的路上,母亲在家烙饼,而我仍然撒欢的坐在父亲拉的架子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