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涨价的最新消息2020_染料价格和油价关系
1.论述题.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2.煤化工的发展运用
3.化工板块股票有哪些
4.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如何?(2019年中国纺织业发展报告)
5.什么是市场多元化原则?在具体应用时取哪些策略/
论述题.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1、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化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化;供给的变化分别引起相反方向的均衡价格变化和同方向的均衡数量变化。
2、 欧佩克经常限制石油产量,因为石油价格会在石油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上涨。如图所示,限产政策使供给曲线从S1移到S2,均衡点从E1移到E2,价格从P1上升到P2。
3、同时,由于石油是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小,因此需求下降幅度小于价格上涨幅度,从而导致价格上涨引起的销售收入增加必须大于需求减少导致的销售收入减少,欧佩克的总收入就会增加。如图,价格上涨后,需求从Q1到Q2减少,但q2ae1q1小于p1ae2p2,即总收入增加。
因此,石油输出国组织往往会限制石油生产,否则石油生产国将遭受收入损失。
1、据数据,全球70亿人“穿”0.8吨油,“吃”0.6吨油,“住”3.8吨油,“旅行”3.8吨油,共9吨。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翻了一番,增加了几十倍。事实上,这些数据显然还是偏低的。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早在2012年,全球石油产量为41.2亿吨,全球70亿均石油消费量为589公斤。如果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为67岁,地球均生活消费量为39.43吨。 2012年,中国有13.54亿人口,消费石油4.84亿吨,人均消费357.5公斤。平均预期寿命为73.5岁,因此中国人一生将消耗26.3吨。
2、以服装为例。我们可以从服装的标签上看到它的材质。涤纶、腈纶和尼龙,包括现在著名的莱卡和莫代尔,都是由石油生产的合成纤维。可以说,世界上每10件衣服中就有7件是石化工业原料生产的,而植物纤维生产的衣服大部分都添加了一些化纤材料或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的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七彩染料和洗衣粉、洗衣液、衣领网、洗衣用柔软剂等均由石油化工产品制备而成。由于石化行业供应大量低成本、高效率的合成纤维,所以今天的衣服五光十色,物美价廉。合成纤维厂占地约一个足球场(5000平方米),年产纤维9万吨;如果种植棉花来满足同等规模的市场需求,需要1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比台湾还大。由此可见合成纤维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喝一瓶矿泉水,我们需要 0.25 瓶当量的油。如果我们喝不到一瓶,我们可以节省0.25瓶油。
煤化工的发展运用
全球煤化工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工体系。进入20世纪,许多以农林产品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品多改为以煤为原料生产,煤化工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很多化学品的生产又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从而削弱了煤化工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全球石油市场的动荡和石油价格的攀升,煤炭作为储量巨大并且可能替代石油的重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煤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的稠环为单元核心,由桥键互相连接,并带有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可以使煤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世界上生产的煤,主要用作电站和工业锅炉燃料;用于煤化工的占一定比例,其中主要是煤的焦化和气化。80年代世界焦炭年产量约340Mt,煤焦油年产量约 16Mt(从中提炼的萘约1Mt)。煤焦油加工的产品广泛用于制取塑料、染料、香料、农药、医药、溶剂、防腐剂、胶粘剂、橡胶、碳素制品等。1981年,世界合成氨总产量95.3Mt,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以煤为原料生产的氨只约占10%;自煤制合成甲醇的比例也很小,仅占甲醇总产量约1%。
美国煤化工 年美国用煤717.7Mt,其中用于炼焦的占5.5%,达39.5Mt。炼焦副产的苯占苯总产量的9%,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生产的醋酸乙烯在其总产量中占 8%。年美国建成由褐煤气化再甲烷化生产高热值城市煤气的工厂,日加工褐煤22kt,产气3.89Mm。同时,又在煤气化和液化方面,进行了不少新工艺试验。
联邦德国煤化工 年联邦德国用煤84.8Mt(不包括褐煤),炼焦用煤占32.6%,为27.6Mt,煤焦油年产量约 1.4Mt。全国钢铁等企业的焦炉生产的煤焦油集中到五个焦油加工厂进行加工,生产的化学品达500多种。电石乙炔化工方面曾有很展,当前在技术上仍有改进。在煤的加压气化和直接液化研究方面也有一些新的进展。
日本煤化工 年日本共用煤106.9Mt,由于其钢铁工业很发达,炼铁等冶金用焦炭需要量很大,因此炼焦用煤占66%,为 70.5Mt。每年的煤焦油产量达2.4Mt,提供了全部萘的工业来源。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生产的醋酸乙烯在其总产量中占23%。
南非煤化工 南非是当前世界上仍拥有煤间接液化工厂的地区,有SASOL-Ⅰ、SASOL-Ⅱ、SASOL-Ⅲ三座合成液体燃料工厂,年加工煤共约33Mt,生产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油品数百万吨,副产气态烃、乙醇、氨、硫等化学品数十万吨。
集约化发展
煤炭能源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对于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煤化工产业作为实现煤炭高效利用的有力手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发展规划。因此,观研天下煤化工产业分析师分析: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即在确保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基础上椎动煤化工产业的规模化以及集约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内经济结构将继续延续重化工业发展的态势,国民经济对能源消费的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国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短期难以改变,煤炭消费将基本与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增长。
发展新型煤化工可以部分代替石化产品,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石油进口比例已经超过50%,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据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石油、天然气供应的日益紧张,国内化工行业出现了向煤化工倾斜的趋势。国家在内蒙、山西、宁夏、河南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示范工程项目,支持新型煤化工的发展。其中,内蒙古是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部分煤化工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煤化工装备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伴随着西北地区煤化工产业投资热情的高涨,煤化工装备需求即将爆发,这为行业相关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新型煤化工将在“十二五”期间获得新一轮展。
从总量上来看,2006年在建煤化工项目有30项,总投资达800多亿元,新增产能为甲醇850万吨,二甲醚90万吨,烯烃100万吨,煤制油124万吨。而已备案的甲醇项目产能3400万吨,烯烃300万吨,煤制油300万吨。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政策并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以期规范和扶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2006年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开始从实验室走向生产。
2007年是中国煤化工产业稳步推进的一年,在国际油价一度冲击百元大关、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中国的煤化工行业以其领先的产业化进度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化工行业的投资机遇仍然受到国际国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煤化工技术的工业放大不断取得突破、大型煤制油和煤制烯烃装置的建设进展顺利、二甲醚等相关的产品标准相继出台。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我国煤炭丰富,煤种齐全,发展煤炭液化、气化等现代煤转化技术,对发挥优势、优化终端能源结构、大规模补充国内石油供需缺口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国家“十五”能源 科技和能源建设对发展煤化工给予充分的重视,煤化工在我国面临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本文根据国内外煤化工发展的特点,提出“新型煤化工”的概念。与传统煤化工不同,新型煤化工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能源化工新产业,是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对未来能源建设和能源技术的发展将有重要影响。
纵观近百年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其间每次原料结构的变化总伴随着化学工业的巨大变革。年世界化石燃料探明的可储量,煤约占74%,而石油约12%、天然气约10%,从角度看,煤将是潜在的化工主要原料。未来煤化工将在哪些领域,以什么速度发展,将取决于煤化工本身技术的进展以及石油供求状况和价格的变化。而钢铁等冶金工业所用的焦炭仍将依赖于煤的焦化,而炼焦化学品如萘、蒽等多环化合物仍是石油化工所较难替代的有机化工原料;煤的气化随着气化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仍将是煤化工的一个主要方面;将煤气化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碳一化学合成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的开发研究,是进展较快,且引起关注的领域;从煤制取液体燃料,无论是用低温干馏、直接液化或间接液化,都不得不取决于技术经济的评价。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其中原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而煤炭价格涨幅相对较小,与石油、天然气的价差不断扩大。根据2011年的价格,统一热值后的煤炭价格(日本动力煤到岸价)仅相当于原油价格的24%,天然气价格的26%。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煤炭价格的快速下跌,原油与煤炭的价格比进一步扩大。煤炭和原油价格表现的差异,使得煤炭作为原材料的成本优势得到提升,煤化工的经济性逐步显现。我国独特的能源结构也进一步提升了发展煤化工的必然性,未来我国煤化工产业,特别是新型煤化工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常常受到战争、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较大,因此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度对外依赖,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带来很大的隐患。由于石油是生产大部分化工产品的原料,石油的匮乏使得我国很多化学原料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寻找替代能源很有必要。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具有相互替代性,比如煤化工生产的烯烃、成品油等均是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发展新型煤化工可以作为石油化工很好的补充,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化工板块股票有哪些
化工板块股票有哪些?化工板块股票一览表
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近期部分化工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引发了市场对相关概念股极大的关注。从昨日市场表现上看,除新股振华股份(9.71+9.%,买入)外,江苏索普(12.30-2.46%,买入)、金科(16.10+0.56%,买入)、山西三维(9.40+0.75%,买入)、龙星化工(14.75+0.27%,买入)、三角轮胎(42.31+10.01%,买入)、青松股份(11.12+9.99%,买入)、横河模具(25.15+10.02%,买入)、河池化工(13.31+2.54%,买入)、广信材料(37.75+9.99%,买入)、山东赫达(49.28+10.00%,买入)、安利股份(22.69-1.39%,买入)、久联发展(19.09-1.04%,买入)、S佳通(20.36停牌,买入)等13只个股均实现涨停,此外,元力股份(43.20-3.20%,买入)、乐通股份(24.02-4.34%,买入)、雪峰科技(9.80-2.00%,买入)、彩虹精化(29.70-1.43%,买入)、兴发集团(13.79-1.85%,买入)、恒天海龙(6.16-1.60%,买入)等12只个股涨幅也超过5%,成为近期弱势行情中市场为数不多的热点之一。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市场突破向上的可能性较小,昨日的地量更显示市场节前观望气氛趋浓,在此背景下,包括化工在内的部分基本面出现拐点的板块,在弱势中防御性凸显,更易受到市场资金青睐。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梳理近期化工品走势以及券商研报发现,染料、钛、聚氨酯、氯碱、草甘膦等化工品或其原材料价格均迎来显著上涨且其未来走势获得机构普遍看好。
具体来看,首先,染料方面,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需求旺季的来临,两市染料股的行情也颇受机构看好。仅以染料主要原材料之一的甲苯为例,截至昨日,据生意社数据显示,甲苯参考价为5294元/吨,月内累计涨幅已高达9.38%,而东兴证券(21.88-0.95%,买入)预计受益国际油价企稳反弹,短期内甲苯价格还有望出现一个上涨的趋势。个股方面中信建投推荐关注闰土股份(15.60-0.45%,买入)、浙江龙盛(9.57-0.73%,买入)、安诺其(8.70-0.68%,买入)、亚邦股份(17.75-0.22%,买入)等。
第二,钛,今年以来国内钛价格已连续出现十次上调,而伴随着国际钛巨头科斯特的再次提价,研究机构普遍认为钛提价在未来将进入常态化。投资策略上,中银国际证券表示,钛行业整体发展环境健康,建议关注佰利联(14.83-0.60%,买入)、中核钛白(6.20-0.96%,买入)、安纳达(14.90-0.07%,买入)等涨价受益股。
第三,聚氨酯,其中,TDI方面,国联证券表示,受日本三井化学关闭TDI、MDI业务以及新产能投产延迟影响,国外供给收缩,出口大幅增长带动国内TDI价格上扬,且TDI国内市场步入“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国内需求回暖,TDI价格坚挺,个股建议关注*ST沧大(12.58+0.00%,买入);MDI方面,受限产影响,供应面持续紧张,支撑现货报价不断上涨,个股方面,作为世界MDI龙头企业万华化学(20.08-0.40%,买入)受到多家机构的一致推荐。
第四,氯碱,受益供给侧改革以及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增长,以氯碱为主要原料的PVC需求出现回暖,民生证券表示,PVC属于房地产的后周期行业,需求滞后于新开工地产项目半年至一年时间,上半年新开工的地产项目对PVC的需求有望在下半年集中释放,个股中强烈推荐英力特(14.60-0.14%,买入)、中泰化学(9.42-0.84%,买入)、天原集团(7.29-0.82%,买入)等。
第五,草甘膦,伴随近期价格的持续上涨,中信建投建议关注和邦生物(5.58+1.27%,买入)、江山股份(18.90-1.10%,买入)、新安股份(9.11-0.98%,买入)、兴发集团、扬农化工(32.13-0.59%,买入)等相关个股。
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如何?(2019年中国纺织业发展报告)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结2018年就一个字:难。
外有国际原材料上涨,东南亚纺织业快速崛起冲击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因素,内有转型升级和环保政策双重压力,纺织行业整体悲观情绪蔓延,不少纺织企业身心疲惫,纺织3.8万亿容量的传统行业,如今已站到了风口之上!
目前来讲,纺织行业形势严峻,问题突出,融资难、招工难、恶性竞争、市场紊乱、企业负担重、盈利水平低下等问题屡见不鲜,纺织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市场洗牌加速,产能过剩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下,阵痛明显。
回首2018年,寒意席卷行业,内忧外患下,2019年纺织行业何去何从!
1.
环保政策常态化,行业洗牌加速
自2017年环保政策全面爆发,2018年各类环保政策法规密集落地,2019年环保高压持续,各类环保政策规则相继实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查全面启动,环保常态化成为必然趋势。
2019年1月1日,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同日,号称为“史上最严”,在治理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诸多“令人乍舌”的严格规定的《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开始施行。
环保政策持续发力,刚迈入2019年,汕头183家沿江印染企业已全部关闭停产,印染市场冲击较大,印染成本材料价格应声上涨,譬如分散黑ECT300%价格紧急上调42元/kg,涨幅2000元/吨,其他常规品种染料也随之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环保政策压力下,“散乱污”企业的淘汰显著,净化了市场行业,助力行业有序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纺织行业的脱胎换骨,但阵痛不可避免。
2.
国际原油市场动荡,PTA水涨船高
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东局势,风云变化,美国撤军,巴以冲突等问题,以及欧佩克组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几大原油出口国协议减产歧义不断等问题上,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但近期反弹明显,2019年1月1日后,国际油价更是迎来七连涨,PTA行情也是水涨船高,现其内盘市场报价上涨至6420-6500元/吨左右,成交商谈则走高至6270-6350元/吨附近。
虽然原油的价格并不能完全决定PTA行情,但两者存在一定的联动性。
3.
中美贸易摩擦休战,未来趋势不明
2018年12月中美两国宣布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但不排除美方仍会加征新的关税的可能性,毕竟特朗普完全有可能重演他们已经一再表现的“弃约精神”。
其次则是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下造成的纺织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同时也是中国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
一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满足需求缺口。2017年1-12月我国共进口棉花115.3万吨,其中美棉进口量就有50.63万吨,为进口总量的44%。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我国棉花总供给量1245.4万吨,总需求量711.5万吨,棉花进口量115.3万吨,而美棉进口数量仅占我国需求量的7.1%,占总供给量的4.1%。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8年度累计签约进口了150万包美国棉花,这依然表明美国在中国棉花进口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过,中美贸易战阴影已然存在,对于一些严重依赖进口棉花的纺织企业来说,防患于未然,选择多方渠道供应也成为必然趋势。
4.
东南亚纺织行业崛起,产业转移
近些年,东南亚其中尤以越南和孟加拉纺织服装业风头最劲,得益于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以及薪资水平仅为我国一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越南纺织出口企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欧美客商的青睐,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东南亚。
凭借着国内成熟的纺织技术,依托东南亚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以及东南亚特惠关税待遇,譬如孟加拉的纺织品销往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市场可享受零关税待遇,其中还包括中国在内。正是如此,在产能过剩和国内环保政策的压力,部分纺织企业纷纷转战东南亚一带。
但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当地工人文化低、纪律散、工作效率低下,员工技术培训成本高,工资薪资涨幅过快,营商环境不佳,行业开放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不少,且对纺织企业来说,东南亚转移成本也是不小的负担,同样的还有东南亚局势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更加严峻,问题更为复杂,还望纺织人且行且珍惜!
二批会慢慢淘汰掉,服装厂会慢慢规范成为大厂,基本都会有自己的购部。
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将依然严峻,可谓是内忧外患,东南亚纺织市场不断吞噬国内市场份额,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环保成为常态化,很多纺织企业苦不堪言,而且订单量相比往年明显减少,关门、解散现象,在纺织业频现,从目前形势来看,接下来纺织行业将依然会面临很多考验,大洗牌局面可能会致使一部分资金回笼慢、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不过,新一轮洗牌过后,纺织行业也将会慢慢的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我们做呢料,2019年已经到五月份了,深刻体会纺织市场是一片萧条。总体就是,外贸基本平稳,有所下滑。内销基本不动。作为毛呢市场行情来说,尤为明显。
目前我们主要产品就是圈圈呢和强缩呢,外销客户对这两个产品还是情有独钟。但这两个产品弊端就是缩率偏大。后期在服装才裁剪时,比较容易引起短码纠纷问题。
在如此严峻形势下,感觉那些质量意识强的企业,很多是逆势而上的。而那些走大路货、不注重质量管理的企业,是每况愈下。
什么是市场多元化原则?在具体应用时取哪些策略/
尽管在19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东亚与中国多元化企业的绩效普遍较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差,但西方企业曾经盛行的对本业热情冷却、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的多元化,仍在中国不断上演,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失败公式与西方也有相同之处。那么,保持企业基业长青的多元化原则有哪些呢?
年前与一位企业家谈及企业转型的话题。他说在矿业赚了很多钱,但觉得太辛苦,不忍心一帮创业的兄弟再如此下去,所以决定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其他五六个项目上去。这些项目颇为多元,从高科技、造纸到办学校都有。显然,这位企业家有充裕的,也不乏为其找出路的策士,但是他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管理这些不熟悉事业的人才。笔者本想与其聊聊中外多元化的经验,可惜缘悭一面,就以此文与大家分享吧。
西方商业史上的
多元化失败公式
在西方商业史上,企业多元化的例子比比皆是,失败者多,且少数成功者有非常特定的条件。美国企业近期多元化的热潮,发生在13年首次全球能源危机后的15年间。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令石油价格在13-1981年间史无前例地暴涨了10倍,让许多依赖石油与天然气的下游产业惊恐不已,担心将长期萧条,成为夕阳产业。有些企业因此大胆利用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新领域。这些投资,有些是往本业上游或下游发展。例如,1981年美国杜邦公司(DuPont)以当时史无前例的天价70亿美元收购CONOCO石油公司。
杜邦与其投资银行的盘算是,石油价格经历过13年与19年两次石油危机后已连涨了8年,至1981年每桶已近34美元,以此预测,油价将在短期内涨到100美元/桶,那么,CONOCO油田储量的估价将远超杜邦的收购价。未来若油价上涨造成杜邦的石化纤维行业利润减少,可被上游石油产业利润的增加弥补;并且,杜邦进入石油业后,通过垂直一体化内部交易,可控制本业的原料价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但是市场并不这么想,在宣布这桩并购案后,杜邦股价狂泻,股票纷纷被投资人抛售。市场分析认为,杜邦对油价的估算太过乐观,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油价从来没有超过每桶35美元。另外,杜邦也高估了垂直并购带来的效益。第一,杜邦本业是化工,并不熟悉石油产业。第二,杜邦认为石油与化工部门间可以互相补贴、经营风险降低的想法也被质疑。试想,若石油部门在油价每桶100美元时必须以35美元的价格卖给自己的关联企业,在此预期下,管理者和员工哪有心思努力工作?两部门间的勾心斗角及缺乏市场竞争的鞭策与激励,将为杜邦公司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就算是杜邦的盈利波动因并购而降低,投资人也未必追捧杜邦的股票,因为他们若担心杜邦的盈利波动,大可自己去买CONOCO的股票来对冲风险,不需要杜邦去收购CONOCO,更何况还要经营一个不太熟悉的新行业。
说到底,杜邦在这项并购案中真正能兑现的效益,是保障了其本业化纤产品生产原料在市场剧烈变动下的稳定供应,避免原料供应中断的各种损失,如厂房及设备停机的成本、下游客户的流失等。但是,杜邦并未在收购公告中提及此效益,可能是这一效益远不足以大到支持其收购的天价。杜邦最后在1999年卖出了CONOCO公司。
在美国这一时期多元化的热潮中,也有许多企业利用并购进入了与本业几乎不相关的领域。例如,因会计丑闻而清盘的安然公司(Enron)收购了电缆事业。其理由很有趣,说是可以将电缆埋设在自家的天然气管道旁,节约土地成本。后来也被会计丑闻困扰的美国知名影印机巨头施乐(Xerox),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金融保险业。老牌相机相纸企业柯达(Kodak)以并购进入了医药业。另一家老牌企业固特异轮胎(Goodyear)在1983年并购一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后,斥资7.5亿美元建了一条从加州到德州的当时美国最长的输油管(All American Pipeline)。竣工营运后不久,因天气寒冷,石油凝固堵塞了这条输油管。美国主流媒体也不禁评论,固特异是花了股东一大笔钱制作了一管长达1200英里的牙膏。
众多企业的多元化策略,大都以失败退出告终。它们所犯的共同错误是,认为家花没有野花香,邻家的土地比自家的肥。当然,这种想法最后变成被公司执行的策略是有原因的。第一是来自对本业萧条的担心,认为未来再怎么努力经营也不容易有钱赚,看到别的行业好像很好赚钱,就投了进去。第二是已在本业稳居领先地位,手中现金充裕,在有钱、有信心的鼓舞下,挥师进入新领域。第三是委托代理机制下的利益冲突,钱不是自己的,赌一把,赢了是我的功劳,输了是股东(在中国还有国有银行)的损失。总结这些西方企业的教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多元化失败的公式:对本业丧失热情,现金过剩,利益冲突。 基业长青的多元化模式
由以上的各类型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失败与西方有相同之处:企业控制人不满足于本业,资金过剩,利益冲突。但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失败与低效率也有特别的原因,就是基于各级做大、做强的动机,企业积极寻求扶持以实现业务扩张,而不重视效率管理与资本成本;还有,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大背景下,企业控制人扩张的信心与野心远大于其管理能力。但我们相信,仍有许多企业家眼光长远,未雨绸缪,希望企业能够长期、永续经营。那么,基业长青的多元化模式是什么呢?
(1)围绕核心技术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首先要依托自己的核心优势,将经营范围延伸至原有专长能充分发挥的领域。这种优势可能是一种特殊技术。以染料化工为主业的家族企业浙江龙盛集团(600352),从10年创立至今40年间长期占据行业龙头地位,与其领先市场的技术转型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任董事长阮伟祥(复旦大学高分子材料硕士,创始人阮水龙的二儿子)进入公司以来,领导浙江龙盛完成了“助剂—染料—中间体—精细化工”的技术转型三部曲,从低成长、成熟的传统染料市场,透过技术与研发优势纵向进入下游的精细化工领域。技术行家出身的阮伟祥敏锐的战略转型意识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再造了浙江龙盛的生命曲线,可谓中国企业高度相关纵向多元化转型的好案例。
另外一种较可能成功的多元化是“横向关联化”。这种途径要求企业以“技术相关”为行业拓展路线,通过进行主业横向相关的业务扩充,提升竞争力。台湾《商业周刊》曾报道中碳化学的横向关联多元化经验。中碳是台湾中钢集团的子公司,原本业务是处理母公司在将煤炭变成焦炭的提炼过程中所产生的煤焦油、粗轻油和细焦碳等副产品及废料。这些煤炭流出的浓稠物,被称为软沥青,是中碳的主导产品,可用于铺马路或当防蚀防锈材料。在市场中,中碳的软沥青具有垄断地位,获利丰厚,但其产能严重依赖母公司的焦炭产量。为突破这一瓶颈,中碳自主创新,对软沥青进行了两次以上的再加工,升级成介相沥青,可当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2010年,中碳又进一步将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涂料加工成精制黏结沥青,这是一种碳纤维材料,可以加工成为运动器材,如脚踏车、高尔夫球杆甚至是飞机的复合材料。横向关联化使得中碳由传统产业迈进到高科技领域,产品的附加值和获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2)重视资本成本与回报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应避免过度追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资本的回报。国人常有“大而全”的思想,构建企业帝国的雄心不断膨胀,一味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不断进入新的领域。然而问题是,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经营特征,其资本回报率存在差异,而且,为支持业务扩张,企业常常需要进行再融资,而资金的供应者一般对新进事业的资本回报要求较高。因此,在多元化之前,企业应权衡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这项工作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渐趋完善而益发重要。
(3)完善公司组织与治理,强化各事业间的协调与综效
多元化带来的企业规模扩大,对内部的组织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管理者应考虑是否对企业组织进行再造,依据新行业的特点用不同的管理体制,如事业部制或地区制等;同时,对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探索制度化管理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多元化企业应着手公司治理的完善,随着业务的增多,企业经营变得复杂,需要强化公司的信息披露,使企业经营变得更加规范、透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