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加工价格_衢州金属镀金价格
1.金属工艺的历史
2.我国人工宝石产业发展现状及有关的几个问题
金属工艺的历史
唐代铜器,因陶瓷工艺的迅速发展而在某些日用器皿上相对减少,甚至被替代,但仍获一定发展。像河南洛阳西郊涧河西唐墓出土的铜盘、铜洗和铜灯,内蒙古赤峰唐墓出土的铜碗、铜薰炉、铜勺和铜匕,安徽太和唐墓的铜粉盒、铜灯等,造型轻薄单纯,比较实用。西安博物馆收藏的有唐睿宗景云二年(711)铭文的铜钟,重万余斤,钟身饰有舞狮、翔鹤、云纹、宝相花等纹样。然而此时铜器中最具特色和水平的,要属铜镜。唐代铜镜,庄丽丰满,风采迥异,质纯而精,镜面光亮平滑。由于合金中锡的成分增多,色泽净白如银。早期常见花饰纹样有葡萄海兽纹和云龙纹等;中期葡萄海兽纹渐次减少,鹤衔瑞草纹等图案增多,装饰精美的双鸾衔绶、宝相花缠枝花、狩猎和打马球等镜纹,以及加工特别精致的金银平脱、镶嵌松石和螺钿的花鸟镜,都完成于玄宗开元 (713~741)、天宝(742~756)年间;晚期制作较简略,素镜渐多。唐镜的图案构成,突破了从镜钮到边缘同心圆的层层布局,多应用散点和适合的章法,简练明快,完美和谐。另外还创有多种花式镜,常见的有葵花、菱花等多种形式,并新创无钮有柄手镜,使用更为方便。其装饰技法,除传统的浮雕、浅雕、剔雕外,尚有贴金银、嵌宝石、镀金、彩釉和漆绘等。
宋代的金属工艺是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已排除了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异国情调,适应城市平民生活的需要,制造了大量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金属器皿。
宋代金银器已非常发达。皇家所用的金银皿由少府鉴、文思院掌造。据记载都城汴梁已有金银铺,南宋朝廷及王公贵族对金银器的需求有增无减。从记载及考古发掘来看,宋代金银制品多为酒器、茶具和装饰品。1959年,在四川德阳出土了大量宋代银器,除茶酒器具外,还有许多日用器皿。其中一只银盒上刻有双孔雀,外饰缠枝花,精美可爱。南京幕府山北宋中期墓中出土的鸡心形金饰,集镂空、錾刻、掐丝等技艺于一器,说明北宋江宁(今南京)金银制品作工精细,技艺高超。衢州(今浙江省境内)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绳祖夫妇墓出土的八角形银杯、八卦纹银杯、银梅瓶、银丝盒等都是南宋银器的崭新造型。四川德阳出土的理宗淳九年(1249)孝泉镇银铺打造的银梅瓶、形器、执壶、尊、托杯、壶、刻花盒等器形,锤工整,比例协调,有着恬静舒畅的特点,反映了南宋城镇金银器普遍发展的趋势。宋代铜器继唐局铸和南唐官铸,又有了一定的发展。日用器皿大量增加,主要有铫、瓶、熨斗、火锹、火筋、火夹、沙锣、匙筋、香炉、帘钩及杯、盘、壶、罐、盒、炉等。造型大都简洁洗练,注重实用性,部分器物的造型与瓷器相似,可能为相互影响的结果。另外,佛像、祭器、乐器等也有一定的生产。宋代铜器工艺中重要的有仿古□器和铜镜两类:①仿古器,在宋代主要充作礼乐和祭祀之器,北宋末年曾大量生产,其器物铸造精工,忠于原器,造型敦朴古雅,对后世仿古器的生产有一定影响。②铜镜,因需求量大而大量生产,成为铜器行业中的主要产品。宋代铜镜注重实用,不崇华侈,器体轻薄,装饰简洁,形状仍以圆形为主,亦有方形、亚字形、弧形、菱形、四方圆角式、菱角形及带柄等多种形式。背面多铸有花鸟、虫鱼、走兽、人物、故事、佛道、山水、楼阁、船舶、祥瑞、四灵、十二生肖、八卦、星象、字、摩竭、铭抨等图案纹饰,亦有光素无纹者。图案处理常采取隐起、阳线并用,以线的韵律、节奏来增强纹饰的起伏与重量,克服了因体薄而造成的轻浮单调的感觉。其中的动植物图案,形象准确,姿态生动,构图丰富多变。山水人物图案的构图处理富有绘画效果。宋代铜镜多产于湖州、临安(在今浙江省)、饶州、吉州、抚州(在今江西省)、成都(今四川省)等地。
辽代的金属工艺,既受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又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并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性而创造了富有特征的金属工艺。如鸡心壶、八角铜镜及鎏金凤冠等。金代的金银器出土甚少,铜镜有四手观音双面镜、观音纹阳燧镜、双兽连珠镜、莲花八乳镜、双鱼镜等。西夏对金属工艺比较重视,设有专门机构掌管,西夏王陵出土有金银器残件以及鎏金铜卧牛等。在金属工艺发达的基础上,金银工艺也随之发展,在部分铜铁器物上按图案阴槽,填以金、银、丝、块、圈、点等,构成优美的装饰,与原器质地相映成辉,光彩闪烁。
元代金属工艺以金、银、铜、铁、锡为其主要原料,以铸、锤、□、錾、刻、编、累、掐、嵌等技术制成不同用途的日用器物和高级工艺美术品。当时的贵族阶层和酒楼饭庄都普遍使用金、银器。但朝廷对金器如同玉器一样控制极严,只准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金、玉茶酒器。金器工艺以掐、累、镶嵌技术为其尖端,亦称金细工艺。除了以金制成器物之外,还削金为泥,锤□为箔、丝等,用于丝织、漆器、木器的装饰及镀金以饰银铜之器。银器没有金器贵重,在城乡富有者中也普遍使用。银器工艺在技术上与金器相似。见诸著录或款识的金银工匠有朱碧山、谢君余、谢君和、唐俊卿、章仲英等。其中以朱碧山最为知名,他与书画家柯九思有过交往,所制酒器有槎杯、虾杯、蟹杯等,另还铸造过昭君像、达摩像等陈设和金茶壶。铸铜名匠有杭城姜娘子、平江王吉等人。铜镜仍是元人整容的必备用器,多重实用,精美者较少。 金属工艺 明代金银器工艺的特点是与宝石镶嵌结合。内廷设银作局,专为皇家打造金银器。其代表有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金冠和江西明益王墓出土的各种金银器物等。清代内廷金银器由养心殿造办处制造。康熙五十四年造双龙钮金编钟一套16件,共重460余公斤。乾隆年间最大的金塔高约5.33米,用金11119余两,现存的弘历皇帝母崇庆皇太后金发塔,通高1.47米,用金3000余两。银器作为金器的代用品,制成首饰、器皿,通行全国城乡。铸铜工艺获得了特殊发展,最著名的是铸于永乐年间,现存于北京大钟寺的金刚华严钟,通高6.94米,外径3.3米,重约 46.5吨,为国内现存最大铜钟。钟内外铸有《华严经》、《金刚经》、《金光明经》等,共22.7万余馆阁体楷字。字体典雅严谨、端庄秀媚。宣德鼎□,因产于宣德年间,又称宣德炉,以后历代均有仿制。据文献记载,是以外国的铜、铅、锡、□砂、紫□、胭脂石、安澜砂等原料,经多达十二炼后成器,以充庙宇供器或室内案头陈设。因其名贵异常,传世稀少,故内廷与厂肆仿制成风。铸铜名家胡文明、张明歧、石叟等皆有制品传世。紫禁城内的铜狮、铜炉、铜缸、铜龟、铜鹤等陈设足以代表乾隆年间铸铜工艺的水平。
金银工艺是铁器的装饰,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盛行。多层镂空金银铁碗套是藏族铁金工艺的精华。清初安徽芜湖铁工汤鹏,创铁画,锤锻铁块,制成多种书画作品,别具一格。锡器作为银器的代用品而通行民间,明末清初归复善制锡壶,继之者有朱坚、陈鸿寿等人,所制锡壶颇受文人赞美。
我国人工宝石产业发展现状及有关的几个问题
陈汴琨
作者简介:陈汴琨,中宝协人工宝石专业委员会第一、二、三届主任委员,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系教授。
一、我国人工宝石产业概况
中国的人工宝石产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初,发展此类产业的目的不是为了美化生活,而是为了满足工业上(尤其是军工部门)的需要。例如在1958年前后,为了发展精密仪器仪表工业,引进了国外(主要是苏联)生长红蓝宝石的工艺技术,其中主要是焰熔法生长红宝石梨晶技术和设备,60年代初开始生产出宝石晶体并用以制造仪表轴承。高峰时期曾有20多家焰熔法合成宝石工厂,能生长出红、蓝、黄等十几种颜色的刚玉系列宝石(包括星光刚玉宝石),尖晶石系列以及金红石和钛酸锶等仿钻石人造宝石。自此开启了中国人工宝石产业的先河。
但是,作为美化、装饰生活的人工宝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严格地说,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装饰美化生活的宝石饰物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加上国外原本就有很高的需求,人工宝石晶体产业自然也就跨越了仅仅局限于工业和科技行业的门槛,步入了千家万户,成为深受普通大众喜爱的装饰用消费商品。资料表明,到2005年止,我国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包括人工宝石)具一定规模的有5000多家,珠宝玉石加工及零售的专业厂、店超过3万个,从业及相关人员300多万,2005年国内销售总额达1400亿元,出口创汇54.9亿美元,其中国营或国营控股企业在全国珠宝首饰企业总数中不足10%,产值不足10%,非公有制企业占90%以上。其间,人工宝石产业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人工宝石是在实验室和工厂中合成或生长出来的,它的生产量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调节。从仿制已有的天然宝石来说,人工宝石的目标是力求达到相应天然宝石中档次最高、质量最好,且最美观漂亮的品相。自然,人工宝石的价格比相同质量的天然宝石便宜很多。且由于其非常漂亮,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款式,适合于普通大众佩带和使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弥补了由于天然珠宝的矿产资源有限,尤其是高档宝石及其优质品更少,且价格昂贵,很难满足市场上广大人民群众对流行时尚饰品的大量需求的不足之处。举例来说,钻石的稀少和价格昂贵众所周知,一只镶嵌有大量钻石的手表(俗称满天星)价值数十万元人民币;而如果用外观性能相近似的合成立方氧化锆镶嵌,则只需数百元人民币,其普及率自然很高。
我国人工宝石产量虽然没有专门机构精确统计,但人工宝石不同专业的专家对本行业的生产量还是比较清楚的。下面是几类人工宝石的专家提供的资料:截至2005年9月,我国有合成立方氧化锆晶体用的冷坩埚生长炉205台,每炉能生产400kg,年总生产能力达到12300t左右,但开工率不足,实际年生产量6000t左右,用以磨制的合成立方氧化锆颗粒约120亿粒/年,居世界第一;截至 2000年底,我国年产合成水晶1760t,居世界第一;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和无色蓝宝石,截至 2004年9月统计,年产量已经达到235t,若加上福建屏南鑫磊晶体有限公司新建的300t焰熔法红宝石投产,那么总产量可望达到年产量 535t,在世界上也排名第一;截至 2002年中,我国人工合成工业磨料级金刚石年产量达到12亿克拉以上,也是世界第一;根据2006年7月底所得到的信息,我国人工合成金刚石已不限于只能作为磨料的粉体,而是可以作到厚1mm左右,面积100cm2左右,重量为150克拉的块体,只不过价格还偏高,这样一块金刚石原料价格大概为1万元人民币。另外,2004年,我国的玻璃质仿金星石年产量达到 600t,由于产量高、质量好、价格便宜,意大利和日本的同类产品被挤出了中国市场,其产量也是世界第一;由我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开发的产品,如人工合成的人造夜光玉、掺杂稀土改性的高折射率玻璃质人工宝石(俗称稀土玻璃)等,也是世界第一。仅就这些数据,可以自豪地说,我国人工宝石的产量名列世界前茅乃至世界第一是完全有科学根据的,是当之无愧的。
二、有关今后我国人工宝石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1.人工宝石产业如何在今后能继续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一部分的人工宝石产业,其产业链大致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图1)。
图1 人工宝石的产业链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发生意外,例如战争、自然灾害等,世界各国对人工宝石的需求不会间断,且总是不断地呈现增长的态势。但需求的关系并非直线发展,而是一种在市场规律作用下自动抑扬调控的动态平衡。但是,人工宝石产业之所以近20年来在我国得到长足的进展,主要依靠的是在我国能获得廉价而熟练的劳动力和相对低廉的能源供应,从而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是一种由外向内(例如由香港经广州再伸展至梧州),从高能价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向偏僻的低能价地区(如广西资源县、四川雅安市等)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一种自主开发以创新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使是晶体生长技术,也是属于较成熟的能大批量生产晶体的技术的移植、改进和开发,且市场掌握在外商手中,从而随着产量上升价格反而一降再降。例如:人工合成立方氧化锆晶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刚投放市场时,每千克价格为800~1000元人民币;而20年后的今天,每千克价格已降至 80至100元人民币,下降至原来的 ,以至于只剩下非常微薄的利润空间留给生产厂家和工人。必须看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使是这种低利润、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形式,其加工利润也还将随销售价格的内部竞争而愈来愈小,以至于趋于极限。但生产者又必须得到一定的利润才能维持企业的生存,那么,出路何在呢?根据国内外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出路在于:在保持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开拓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能带来更高效益和更高附加值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以及相关产业链。例如:加工大量消费旺盛的玻璃质仿钻石产品,在国外(奥地利、捷克等)早已不用人工方法切磨,而是直接用自动化机械设备将玻璃棒从切割至琢磨、抛光一次性完成(每小时约生产40万颗);为提高折射率而采用的亭部镀金属(铝、铜等),也是在真空镀膜机中成千上万粒一次性镀成,其效率大大超过人工加工,目前我国也高价从国外引进了数条此类生产线,其效益明显高于投资于设备的成本。对于合成立方氧化锆的加工:目前,自动磨削、抛光设备从 20世纪80年代开发至今,几经反复,也终于问世,其效率也远高于人工加工,今后将逐渐减少对手工加工制品的依赖是必然的趋势。
又如:用焰熔法生长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其价格虽较提拉法生长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便宜,但因其内部缺陷多、尺寸小,不能用作 LED光源材料基片,更不能用作导弹窗口材料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因而即使提拉法所需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较焰熔法高,但所产生的效益和利润将十倍乃至百倍高于焰熔法生产的刚玉类宝石。目前,浙江衢州市巨化集团公司下属的晶体材料厂所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得到了巨大的进展。
对于时尚饰品而言,正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根据时尚的需求,不断地设计和制造出一批又一批新颖的更新换代产品,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口味,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在这方面,浙江义乌的“新光饰品有限公司”所走的道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样板和典范。该公司现为全国最大的时尚饰品生产企业,他们已独立开发出锡-铅合金、爪链合金、铜-银合金等五大系列镶有玻璃仿钻石品、合成立方氧化锆等人工宝石20余类、30多万种款式的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产品远销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9月,新光饰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据介绍,公司现有职工5600人,每天仅生产使用玻璃仿钻石就达500万粒,仅每天把这些玻璃仿钻石品粘到饰品上的人就需要约600人。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重要的一点是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设计队伍,不断地开发出新款式的饰品。走进公司的样品陈列室,人们都不能不为那精巧玲珑、琳琅满目、熠熠生辉的各种各类饰品所吸引,饰品令人目不暇接,而且价格合理,顾客盈门,产品畅销海内外。
总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得到持续的发展,一定要高度重视自主开发创新,需投入一定的资金和精力,有一个独立的研发部门,不断地推陈出新,推出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能立于持续发展的不败之地。
2.如何将我国的人工宝石产业打造成为绿色环保型产业
随着国内外对生态环保、生命健康愈来愈高的重视和要求,人们对导致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诸如大气排放、污水排放、生活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等)要求愈来愈严,指标愈来愈高,在经济发达的欧美、日本等地尤其更甚。
在污染源中,与人工宝石行业关系密切的莫过于重金属污染。所谓重金属,是指密度在5g/cm3以上的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镉、铬和汞等共45种,而从环境污染角度来看,所指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其中,与人工宝石行业关系最为密切的重金属是铅,例如:饰品中大量使用的玻璃质仿钻石,俗称“水钻”,其主要成分即为含铅量高达20%以上的铅玻璃,加入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折射率,这种玻璃有时在市场上又称“水晶玻璃”,可以作饰品也可以作摆件,市场销售量很大。又如,目前市场上时尚饰品中,各种镶玻璃仿钻石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饰品,由于价格较金、银饰品低廉很多,且款式众多,很受大众喜爱,已大量出口至欧美各国,但饰品中主要的金属成分则是铅-锡合金,铅含量达30%以上。此外,在各类塑料制品中(包括玩具、饰品、包装盒等),为了抗老化脆裂,往往加入氧化铅作为增塑剂,含量在百分之几范围内。由此可见,铅在人工宝石行业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通过铅进入人体来产生作用的。铅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和口腔、呼吸道进入人体,铅能与多种器官亲和,对神经、血液、消化道、心脑血管、泌尿道等多个系统造成损害,严重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它堵塞金属离子代谢通道,造成低钙、低锌、低铁,且导致补充困难。体内的铅靠人体自身排除是很慢的,在不继续接受铅污染的条件下,骨骼内的铅要经过 20年才能排除一半。因此铅中毒损害人体器官是终身的,不可逆的。
在人工宝石及饰品的生产企业中,铅主要是以粉尘和烟雾的形式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对消费者来说,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铅进入人体后即进入肝脏,小部分由胆汁排入肠内,随粪便排出体外;另一部分则进入血液,随血液先分布在各个组织里,以肝、肾中含量最高,随后以不溶于水的磷酸铅形式沉淀在骨骼和头发等处。急性铅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和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慢性铅中毒,患者早期症状是乏力,肌肉、关节酸痛,腹痛和神经衰弱症状等,随着病情加重,还可出现贫血、腹绞痛、胃下垂、肾功能衰退等更严重的症状。此外,高浓度铅接触还会引起女性不孕、流产、死产,还可由母体经胎盘、乳汁传递给胎儿或幼儿。总之,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十分严重,危害巨大。因此,国内外已将铅列为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四种重金属之一。从2006年7月1日起,欧盟开始执行在2003年就制定出的标准和法律:在家用电器、玩具、焊接材料、时尚饰品乃至电脑中,禁止使用含铅等六类超标的有害重金属材料,这一法律称为ROHS标准,又称为ROHS环保指令或无铅指令认证,该指令主要针对的是电气和电子类产品,但也包括玩具、钟表及体育用品等。这就意味着从此之后,大量的机、电产品以及含铅的人工宝石及时尚饰品等将不再允许从我国出口至欧洲。据估计,对我国出口至欧洲产品金额的损失可能高达560亿美元。其中自然包括人工宝石及其深加工制品,因为出口的饰品中相当一部分是销往欧盟的。
除了重金属污染外,在人工宝石及时尚饰品行业中,还存在其他的污染源,如电镀中还采用有剧毒的氰化物,磨制宝石中的粉尘污染,磨削废料的倾倒污染,等等。由此可见,如何将我国的人工宝石行业打造成绿色生态环保型行业,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出口,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大问题。
为此,首先应当进行的工作是与国际接轨,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内有关的法律、政策及标准,制定出相应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同时也应制定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及产品标志等。当然,更重要的仍然是如前所述的,建立自己的创新、开发机制,不断开发出新的绿色环保型产品,例如,开发饰物用低熔点金属,用不含铅的锡-铜-锌或锡-铜-银系合金来代替,等等。
3.如何将人工宝石产业构建成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我国的人工宝石产业能成为不断壮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除了市场需求这一第一要素外,如何尽可能促使其融入我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对于人工宝石的晶体材料生产,诸如红宝石、蓝宝石、合成立方氧化锆、尖晶石等,都是高能耗产业,在能源紧张的今天,注定会受到能源价格的制约。因此,国内外纷纷将上述晶体生长企业迁往低能源价格的地点,但这还不能构成循环经济,还要独辟蹊径,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企业可以福建屏南县的鑫磊晶体材料公司(简称鑫磊公司)为例:该公司附近的某化工厂生产时排出大量有毒的废氯化氢气,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向大气排放,污染十分严重,被列为全国“十大污染案例”之一,鑫磊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将废气分解成可回收的氯气和氢气,每年可消除相当于2t左右剧毒的氯气,并回收成可利用的含氯化合物。回收的可燃烧的氢气约3000万立方米/年,约折合成年生产1.65亿千瓦·时的电能,相当于年生产300t焰熔法红宝石(或蓝宝石)晶体所需能耗,既消除了污染,又获得了大量低价能源,所创年产值可达1.5亿元人民币左右。所生产的刚玉系列晶体除作为人工宝石外,还可进一步作为节能灯LED基片晶体的原材料,从而构成一条循环经济的生产链。目前,鑫磊公司已被福建省和国家发改委列为循环经济产业的典型和样板。
同样,磨制宝石的废弃粉料如果任其随便丢弃和排放,也会成为污染源。目前,我国环保卫生部门正就土壤和河流中的难分解微细颗粒物的含量,诸如SiO2,Al2O3,ZrO2,TiO2等制定防污染限量标准,因此,如何回收利用磨制大量人工宝石过程中所留下的废弃粉料,必然是重要的课题。实际上,废弃的各类粉体,虽然是各种磨削中废料的混合物,成分复杂,但仍然是以无机氧化物为主,有机物质只占少数,只要在800℃以上高温煅烧,有机物即可全部去除。剩余粉料经研磨机反复研磨,即可达到超微细粒度,可以用作为:①远红外线保暖纤维或泡沫塑料、远红外陶瓷甚至美容化妆品的主要原料;②工业上的隔热保温材料;③建筑材料中隔热涂料原料。其价格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加,最高可到200~300元/千克。
三、人工宝石专业委员会今后在人工宝石产业中的定位和作用
人工宝石专业委员会是中宝协下属的分支结构,根据中宝协章程,在新一届委员会成立后的未来几年内,将着重抓如下的几项工作:
1)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人工宝石行业内同仁们的联系,做好为广大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服务工作,诸如收集、统计、分析、发布行业信息等。
2)积极组织并参与品牌培育和推荐工作。
3)配合国家的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出有关产品的各种质量标准和规范。
4)积极协助并组织对需要帮助的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人员培训、科普教育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
5)做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商贸洽谈会,组织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